生态65
首页 环评考试 正文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16到18

环评考试 3.32k

16.某糖厂建造工程占地总面积2k㎡,总投资为2亿元人民币,环保投资2000万人民币,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日榨10000t甘蔗,主要工程有压榨车间(甘蔗堆场、原料预处理)、制炼车间(蒸发、澄清、过滤、成糖)、石灰乳化间、机修间、皮渣除髓打包间,辅助工程有锅炉房及电力间、变电站及车间动力配电、照明通讯系统、成品库、五金库、循环喷水冷却池、办公楼等配套设施。

本工程排污口下游20m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评价区内还有少量其他国家级、自治区级濒危动、植物及特殊栖息地保护区、文物古迹等。工程废水就近排入水体,但水体的容量小而排污大,产生一定的矛盾。工程附近有小学和居民区,居民区最近离本工程地址只有200m。

工程污染物排放以有机废水为主,其次为噪声污染和废气污染。废水主要是冷凝水,包括含高浓度SS的锅炉除尘冲灰水、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废糖蜜(橘水)、洗滤布水及少量洗罐水。锅炉燃料以蔗渣为主,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噪声包括生产车间的设备噪声和运输噪声。

1.本项目进行评价所需的污染物因子和指标有哪些?

地表水:水温、pH值、SS、DO、COD、BOD、NH-N、石油类等。

环境空气:SO2、NO、TSP。

声环境:等效声级(L)。

地表水水质指标有9个基本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总氮。还有石油类、动物油等特征参数

空气有9个基本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铅、苯并比a、氟化物。

声环境评价量参考导则49页内容。

2.本项目评价的敏感点是什么?

本项目评价的敏感点为位于排污口下游20m处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工程附近的小学和居民区,尤其是居民区,因为居民区最近离本工程地址只有200m。另外评价区内还有少量其他国家级、自治区级濒危动、植物及特殊栖息地保护区、文物古迹等,这些也都应该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

3.对于营运期产生的废水有哪些处理方案?

工程废水,应当在工程建造的时候建设废水处理设施,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对于生活污水,可以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市政污水管网。

对于其他废水,可以利用的尽可能利用,比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橘水含有机物浓度较高,可以送往酒精厂用以生产酒精。

4.对于各类废渣如何处理比较环保?

(1)甘蔗渣可以用来作为工程生产的动力燃料。  (2)滤泥可以作为肥料进行施肥。  (3)灰渣用于铺路、制砖等。

5.对于噪声污染有哪些控制措施?

(1)各种大型除尘系统应设置专用风机房,风机设减振垫。

(2)对于各类电机等,可采用隔声罩,强噪声车间应设置隔声操作室。

(3)对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7.某钢铁公司包括有原料、烧结、炼焦、化工、炼铁、炼钢、连铸、条钢、热轧、冷轧、无缝钢管、直缝焊管等生产单元,以及原料码头、石灰石和白云石熔烧、给排水系统、氧气站、动力设施和自备电厂等辅助单元,厂区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环保项目投资20亿元,主要原辅料及燃料有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萤石、废钢、铁合金、洗精煤和动力煤等。厂区附近有居民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商业区,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

1.本工程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本工程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物,具体包括:

(1)废气主要含有烟尘、粉尘、SO2、NO、酸雾、碱雾等;

(2)废水污染物有pH值、SS、石油类、COD、挥发酚、氟化物、NH-N等;

(3)固体废弃物有冶炼渣、粉煤灰渣、除尘灰、除尘污泥、氧化铁皮、废油、废酸、焦化废渣、含铬渣及废耐火材料等;

(4)噪声源有各类气体放散阀、风机、水泵、电炉、空压机、制氧机、轧钢设备及其他机械设备等。

2.本项目所需收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信息包括哪些?

自然环境信息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植被及土壤、气象、水文等情况。

社会环境信息包括当地行政区划与人口、工农业状况、交通状况、医疗卫生和教育、主要经济指标等。

3.本项目应重点评价的污染物是什么?

(1)空气中的烟尘、粉尘及SO2;              (2)废水中的石油类、COD等;

(3)营运期间设备噪声对厂区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4.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

(1)对于环境空气来说,保护目标是附近居民区及人口集中的商业区;

(2)对于地表水环境保护来说,保护目标是外排废水的受纳水体;

(3)对于声环境来说,保护目标是附近的居民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商业区。

5.本项目评价可以选择以下哪些专题?   除了I、L和N,其他均有可能

A.区域环境及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B.工程分析

C.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D.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E.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F.固体废物环境现状及影响分析

G.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H.清洁生产分析评述

I.材料供给与运输影响分析            J.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K.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L.工程环境质量认证工作

M.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公众调查与分析        N.ISO2质量认证工作

O.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              P.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Q.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

除了I、L和N,其他均有可能成为评价专题。I、L和N选项不在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内。

6.本项目可以采取哪些清洁生产措施?

(1)清洁生产技术

钢铁工程能耗大,污染也大,应当在各个生产环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炉渣利用技术等。

(2)清洁的燃料

对于炼钢采用的燃料应当使用清洁的原料,使得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这些污染物包括SO2、烟尘、各类废渣、剩余的辅助性原材料等,不但可以降低污染程度,同时可以降低成本,使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大幅提高。

(3)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也是本项目清洁生产的关键因素。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大量的工艺错综复杂,优化这些工艺以达到节约能源,可以促进清洁生产的贯彻。

7.本项目在水资源利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降低水污染?

钢铁企业用水量较大,因此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非常重要,对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水等可以循环利用,对于含有污染物浓度较大的废水,可以先经过简单处理,使得污染物浓度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然后重复利用,这样可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时也为企业解决大量开支。


18.某菊酯类卫生用药改建项目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4900平方米。厂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全国农药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现有5个主要生产车间,分别为甲胺磷车间、菊酯车间、粉剂车间、乳剂车间和悬浮剂车间,其中,甲胺磷车间的生产能力为4000吨/年,菊酯车间的生产能力为200吨/年,乳剂车间的生产能力为10000吨/年,粉剂车间的生产能力为2000~3000吨/年,悬浮剂车间的生产能力为2000~3000吨/年。企业主要的产品类别是有机磷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卫生用药。主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TVOC和甲苯。

主要工程包括:甲胺磷生产车间、菊酯生产车间、乳剂车间、粉剂车间、悬浮剂车间、锅炉房、供冷机房、办公楼、循环冷却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成品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剧毒品仓库、车间配有废水预处理站、甲醇回收设施、有机废气冷凝回收系统、除尘设施和水洗塔、包装废桶存放区等。

1.施工期可以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  ACD  )。

A.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B.减少施工机械的数量

C.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   D.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应合理安排,禁止鸣笛,尽量减少交通堵塞

本项目施工期可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包括:

(1)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3)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应合理安排,禁止鸣笛,尽量减少交通堵塞;

(4)设备清理产生的化学残余物属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贮存和严格管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收集处理。

2.营运期废气的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1)企业各废气产生装置均配有冷凝器,可冷凝回收废气中大部分的有机物质。冷凝处理后的酸性和碱性尾气再分别经碱液吸收塔和水吸收塔处理后,由风机统一引入新菊酯车间的排气管集中排放。

(2)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机气体的无组织排放量,企业选用密闭性良好的物料输送泵和生产设备,并确保管道连接良好,减少生产过程的跑、冒、滴、漏。此外,为分离和分装生产设备设置活动型锥形吸气罩,减少在分离和分装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吸收的气体进碱液吸收塔或水吸收塔处理后,再统一由总排气管排放。

(3)为了防止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气体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企业拟尽量减少化工原料在车间的存放量。大部分生产原料(尤其是三乙胺、吡啶等恶臭型化工原料)和产品,均采用密闭性较好的包装桶包装,存储在乳剂车间专门的化工仓和原料仓内。

(4)对企业现有菊酯车间的排气方式进行整改。对现有菊酯车间各类工艺废气进行收集,采取碱液吸收塔或水洗塔集中处理后,再由排气筒统一排放。

(5)制定相应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对操作系统及安全设施等定期进行全面保养、检查和维修,确保安全生产。

(6)为了便于对尾气的监测,所有排放废气的排气筒或烟囱应设置废气监测采样孔。并对各排放口做规范化管理。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1)严格落实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和运输要求,合理储存、使用和运输化工原料,加强环境安全管理,将发生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环境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

(2)废水处理站存在事故性排放风险。

(3)制订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力求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事故危害降到最小。

4.请给出大气环境影响防治的建议。

(1)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废气处理设备正常运行,避免非正常排放情况发生。当废气处理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时,应尽快停产进行维修,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2)为了降低原有项目和本项目无组织气体对敏感点造成的影响,企业必须从控制无组织排放源强和采取恶臭防治措施两方面人手,确保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5.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并给出建议。

本项目储存、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储量较大,储存、运输过程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环境风险事故。企业要严格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进行厂区总体布局和防火设计,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出现风险事故的概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五以下。

企业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环境风险事故,会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管理规程、作业规章和应急计划,在各关键环节配备在线监控、预警和应急装置,在出现预警情况时能及时处理,消除事故隐患,发生事故时应有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通过上述风险控制对策,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一旦意外事件发生,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危害和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由于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人为事件,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和岗位责任制,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风险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为了进一步降低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给出如下建议:

(1)建议企业在实际生产时,合理控制各类化工原料、中间体和产品的储存量;

(2)建议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明确本项目的安全防护距离。


上一篇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13到15
下一篇 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19到21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