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端存在的问题怎么查找、认定和处理?
——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历时3年调研,研究提出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现场端核查方法
卢诰宇 朱风松 刘国才
编者按
为有效监控企业排放,“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十二五”以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行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务院转发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明确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低于75%,将认定地方未通过年度减排考核。事实上,不少地方环保部门正逐步将自动监控数据应用于总量减排、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环境执法等方面。
但工作人员在日常督察中发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尤其是现场端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传输率得不到保障。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现场端建设不规范、运维不到位、人为弄虚作假、监管能力不足等。不少地方环保部门苦于没有较成熟的现场检查办法,对现场端存在的诸多问题不知道怎么查、查什么、如何认定、如何处理,严重影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效能的发挥,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有效开展。因此,研究、归纳、整理一套行之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核查方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开展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端核查方法调研。通过近3年的研究,中心从基本原理出发,查找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自动监控系统数据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出完善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议,并以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的方式,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现场端常见问题、对系统和数据的影响、规范要求和现场核查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本报分两期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水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一般由采样和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以及流量测量单元组成。本文按此顺序进行介绍,并把相关问题和建议依照常见问题、影响、规范要求和核查方法逐一分析。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杭州聚光科技有限公司毛卫鸿、陈志伟、韩俊科工程师对本核查方法的编写也有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