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据采集传输仪
常见问题: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时,分析仪、数采仪和工控机之间传输量程设置不一致。
影响:
导致传输数据等比例增大或缩小,不能真实传输数据。如采用4~20mA电流模拟信号传输时,分析仪器模拟信号输出设置为0~1000mg/L,数采仪设置为0~500mg/L,工控机设置为0~2000mg/L,当分析仪器上监测数据为500mg/L,则数采仪上数据将为250mg/L,工控机上为1000mg/L。
规范要求:
1、数据采集传输仪数据采集误差≤0.1%。(HJ 477-2009)
2、自动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误差大于1%时,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为无效数据。
(HJ/T 356-2007)
核查方法:
1、调阅分析仪、数采仪和工控机模拟信号设置参数,观察是否一致。
2、查阅分析仪、数采仪和工控机同一时刻的数据,误差不应超过1%。
常见问题:
在数采仪上设置传输上限或下限。
影响:
人为作假,使数据在设置的范围内变化,超过量程上限或下限的数值无法正常显示和上传。
核查方法:
1、查阅历史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总在某一浓度范围内变化,如存在一个高限或低限,则需进一步检查。
2、采用超出显示数据范围的标样进行现场比对,检查数采仪能否正常采集和上传数据。
图中,某污水处理厂分析仪出水COD值设置上下限,历史数据长期在40mg/L附近上下波动。右图中,采用CODCr100mg/L质控样进行比对,显示值仅41.2mg/L。
常见问题: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时,在传输电路中添加电阻等电气元件,使传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用某型仪器进行试验,测量仪器的信号输出允许的最大负载(保持信号传输过程中稳流允许的电阻值,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超过一定范围也能保持稳流)为750Ω,作为负载的数采仪实际电阻100Ω。试验中,仪器输出12mA电流时,在仪器至数采仪的传输线路上分别串联和并联不同大小的电阻,数采仪输入端电流变化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串联时,传输电流随阻值增大变小,但阻值低于仪器最大输出负载时,电流变化较缓慢,只有当串联的阻值超过仪器最大输出负载较多时,电流才显著变化。并联时,传输电流随阻值减小而变小,但阻值高于数采仪输入标准电阻很多时,电流变化较缓慢,只有当并联的阻值接近或小于数采仪输入标准电阻阻值时,电流才显著变化。
影响:
人为作假,数据不真实。
规范要求:
1、数据采集传输仪数据采集误差≤0.1%。(HJ 477-2009)
2、自动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误差大于1%时,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为无效数据。(HJ/T 356-2007)
核查方法:
1、查阅分析仪、数采仪和工控机同一时刻的数据,误差不应超过0.1%。
2、使用万用表测量分析仪输出端电流和数采仪输入端电流是否一致。
3、使用回路校准仪直接向数采仪发送电流信号,观察数采仪采集的数据是否合理。当采用4~20mA电流信号传输时,输入电流I,采集的数据应为(I-4)×(Nmax-Nmin)/(20-4)。式中,Nmax和Nmin分别表示数采仪传输量程上限和下限。
备注:一般可输入12mA电流,此时数采仪采集的数据应为半量程值。
常见问题:
使用软件模拟生成数据上传。
影响:
人为作假,上传数据不真实。
核查方法:
1、断开分析仪和数采仪之间的传输线路,观察数采仪是否仍正常采集和传输数据。
2、现场进行质控样试验,观察测试结果是否正常上传。
常见问题:
分析仪、数采仪时钟不一致。
影响:
同一时间分析仪、数采仪数据不一致。
规范要求:
系统时钟计时误差 ±0.05%。
(HJ 477-2009)
核查方法:
1、调阅分析仪、数采仪时钟设置,检查是否与实际一致。
2、现场查阅分析仪和数采仪历史数据,比较同一时间数据是否一致。
左图为工控机时钟设置,右图为分析仪时钟设置,二者不一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