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送审要求
项目负责人应对环评报告质量负责。在送审之前逐条核对以下要求,满足送审要求后方可送审:
一、核对资料来源:
1、大环境资料用昀新版本,尤其要增加当地的规划、产业的相容性,有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必须对污水处理站和收集管网进行介绍
2、各地的监测资料统一,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昀新的数据(尽量采用 1年内数据)。
二、核对环保基本原则 :
1、八项原则(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污染物排放达标、环境质量达标、风险、总量、公众参与、清洁生产)分析尽量详化,有针对性,结论明确,不能出现模糊的结论。
2、应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工艺、设备等阐述先进性。新建项目应着重评价其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3、技改、扩建或迁建项目须遵循“以新带老”或“以新代老”原则,措施、投资和结论中应有要求。技改项目总量不能满足时须经环保部门同意。
“以新带老”是前些年环保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就是进行新、改、扩项目时要梳理已有污染控制水平和运行问题,根据环境保护八项原则和现行环保法规和标准的实时要求,对老污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治理,以达到尽量削减污染物的目的。
“以新代老”是近些年地方上的一些提法,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不断更新以及总量控制的需要,各地方提出了 “以新代老”的要求,其目的主要是要达到项目总量和区域总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内。是以取代老污染源为目的。目前,国家没有正式提出,各地方自行掌握。
4、非污染生态项目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周围环境对建设
项目的影响。三、核对环境现状 1、执行的标准必须准确,标准引用和评价中污染因子前后一致。 2、若安排环境质量监测,除常规污染因子外,尤其须监测特征污染物本底以及周围保护对象处的本底。
3、应提供监测布点图、周围环境现状照片、公示照片,污水排河项目提供水系图。 4、区域位置图必须能看清文字、主要河流、道路、村庄等,同时标明北方向、比例。周围环境中的敏感点应在附图中标明(包括距离)。四、核对工程分析 1、项目概况应提供项目组成一览表,公用工程(水、电、汽等)量化,并与工程分析一致,设备应明确型号和规格。原辅材料应说明形态和存放方式,具有环境风险的项目应提供原材料的成分、厂内存放位置、昀大存放量。
2、物料平衡图每一步进出物料必须平衡,并与全年总用量一致。水平衡须包括废气吸收用水、锅炉除尘用水和工艺废水等,用水量前后一致。化工或冶炼项目应有主要原料和溶剂平衡、元素平衡等。
3、工艺和产污流程必须明确各原辅材料的切入点,文字描述应结合原辅材料、设备和产污对各工段进行详细介绍,务必清楚、明白。
4、“排放源(编号)”是指来源,如:职工生活,而非具体的污染(如生活垃圾)。污染源分析中必须明确污染排放的时间、排放方式,以确定排放速率和排放量。
5、老污染源调查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查,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整改达标后方可实施该项目。 6、危险废物原则上必须落实去向,附件中补充相关协议。五、核对环境影响预测 1、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对照导则确定,预测深度应按评价等级进行,污水纳管项目应分析纳管可行性、对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影响分析。 2、环境影响预测时应包括预测源强、预测条件和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尽量量化,明确回答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对各保护对象的影响等。 3、保护对象具体化,包括距离、方位、规模、敏感性等,环境影响预测必须交代对保护对象的影响,预测值多少或文字说明影响大小如何。 4、噪声预测必须说明整体声源大小、位置、源强等内容,明确与厂界和保护对象的距离。
5、卫生防护距离参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计算,并明确选取的生产单元及其位置,与厂界和保护对象的距离,多种污染物计算结果处于相同级别时卫生防护距离提级。
六、核对清洁生产与公众参与 1、清洁生产应有物耗、能耗及污染物等指标,调查国内外同类型企业指标状况对比确定清洁生产先进性。清洁生产措施应有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公众调查要符合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 2006【28号】)和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的规定,应调查周围村委、工厂、事业单位等,调查对象的类型要尽量多。公告应贴在人多的地方,如村委、管委会等,要有公告栏所属单位的证明。对公众意见应出具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尤其对于持否定态度的意见,必须说明原因及采纳与否的理由。
七、核对措施与结论 1、污染防治措施应切实可行,同时论证经济、技术可行性,重点和难点污
染治理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优势方案。 2、建议应与措施区分,必须实施的项目不能放在建议中。 3、结论应先介绍项目基本情况,技改、扩建或迁建项目先介绍原有生产和
排污情况,并明确存在的环保问题。结论应简明扼要,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对上文简单的重复,要归纳和提炼。应点明必须实施的污染防治措施。结论中要有环境评价因子的介绍以及评价结论,明确说明是否达标,明确说明总量平衡情况。
4、总论中须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周边污染源调查应调查清楚特征污染
物的排放情况。八、其他注意事项 1、附件应齐全,包括立项文件、选址意见书(房产证、租房协议)和支持
环评结论的文件依据等。
2、无明显低级错误,如项目名称错误、数字和叙述前后不一致、错别字多、目录(包括附图和附件名称)前后不对应、页眉和页脚错误、表格编号和页码紊乱、排版难看等。
3、项目负责人制作好项目的介绍幻灯片,必要时向专家及专家组介绍项目情况。
环境评价入门-环评报告送审要求
相关文章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