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某河流规划,欲在河流上建水电项目,针对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方面。规划的目的在于协调河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同时保护干流的生物多样性、流域植被和动物资源,减少对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同时保护流域珍稀动植物。
本规划将以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为目标,在保证规划河段内河段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满足工业和农业生产用水需要的同时,合理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本规划还将致力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流域和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好沿河居民及景观生态用水的保护。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评价指标主要有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局地气候、社会经济、文物古迹、景观资源、水资源利用、民族宗教等。
河流某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表如下,浓度单位mg/L,排放量单位万吨/年。
1.简述本规划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指标。
(1)河段保证水域功能要求; (2)生产、生活用水保护以及鱼类生存及繁衍。
具体评价指标有:河流水质达标率,供水水源水质、水量保证率、景观用水保证率以及生态用水保证率。
2.简述本规划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陆生、水生生态环境及栖息地,保护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种群密度,维护区域的生产力景观生态体系等。
(1)是否导致物种消失; (2)对珍稀保护物种的影响;
(3)是否发生陆生生态结构及功能性的变化; (4)是否发生水生生态结构及功能性的变化;
(5)与生态保护规划的协调程度; (6)工程开挖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等。
3.本规划的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能资源,通过水电资源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人群健康,保护文物、古迹及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保护基础设施等。
4.现状评价的指标可以选取哪些?
(1)水环境――可以选取如下因子:水温、pH值、SS、COD、氨氮、总氮、总磷、大肠菌群、氟化物、总铅等。
(2)生态环境――可以选取如下因子:陆生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分布现状、数量,水生动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数量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景观体系构成等。
(3)社会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有:土地资源现状、农业生产现状、能源结构及水资源利用等。
5.生态环境评价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1)陆生生态――主要从流域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对局地气候和环境敏感对象的影响等方面开展评价;对规划方案可能影响的珍稀保护陆生动植物进行评价。
(2)水生生态――区域内水域生态条件,水生生物组成特点、种群数量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进行评价。
(3)水土流失――对区域内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进行评价,并且预测分析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规划评价时为何要考虑流域相关规划的协调性?
由于本规划为在河流上建立水电设施,工程的建设和营运不可避免地将造成部分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同时水电规划可能会与农业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林业生态规划、矿业规划等其他规划产生矛盾,因此必须考虑所建项目和规划的协调性,这样才能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
7.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应当考虑规划对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当地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能源结构、宗教信仰、工程施工带来的拆迁安置,对土地使用类型的变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8.计算排污口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35.某热电项目工程,拟建2×300MW空冷供热机组,采暖供热能力为2×550t/h蒸汽,供热能力约700MW,可满足约16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与西部区域内其他热源点联网运行,可基本满足2010年供热需要。
工程建成后将替代城区大量的分散小锅炉,有效地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控制NO浓度;锅炉灰渣及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工程只设事故备用灰场。
项目建设厂址位于市区南约2.5km处的某村西北,厂址东南侧和西南侧为村庄。
1.进行水环境现状监测的时候主要选择哪些指标?
可以选取水温、pH值、SS、COD、COD、BOD、DO、NH-N、挥发酚、总磷、总氮、石油类。
2.对于锅炉燃煤过程中的污染治理应当考虑哪些方面?
锅炉燃煤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废水、噪声、废灰、废渣、堆场及装卸起尘、煤码头的洒落煤等,污染防治对策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推行清洁生产措施,即通过选择最新的生产工艺,从工艺条件控制、设备选型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物料消耗,将污染物在其产生之前予以削减或防止,把污染控制从原先的末端治理向生产的全过程转移和延伸,即防患于未然;二是末端治理措施,对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到达标排放和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
3.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有哪些措施?
(1)施工过程中需对废土、废物采取防止流溢的措施。临水体堆放的物资应建立临时堆放场,石子等粗粒物质放在近水体一侧,砂子等细粒物质堆放在粗粒物质内侧,且在堆场四周挖有截留沟;石灰、水泥等物质不能露天堆放储存;废土、废物或易流失物资堆场应选在距水体50m以上;施工过程中的裸露边坡应当先砌护坡,同时边堆边夯实。
(2)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在远离水体、不易四散流失的专门地方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
(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厂区生活污水排放系统,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4.事故风险防范有哪些措施?
(1)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严格落实操作规范,杜绝事故排放。
(2)加强除尘器日常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一旦除尘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烟尘量大大增加,必须停炉检修。
(3)运行脱硫装置,及时投放石灰石,保证达到设计的脱硫效率。
(4)烟气排放口安装烟气自动监测系统,确保烟气中SO2和烟尘的浓度达标。
(5)确保除尘器下灰系统正常运行,在灰斗上方设喷淋装置,防止飞灰二次污染。
(6)煤车及灰渣运输时必须加盖,并要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运输及装卸煤炭作业。
5.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的目的、方式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公众参与主要为使当地公众了解该项目建设的意义和由于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使提出的建议更趋合理,环境和经济损失最低。可以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调查。调查表包括以下内容:
(1)排放的污染物的影响; (2)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3)对周围环境现状的满意程度; (4)对工程的了解程度;
(5)对该项目在当地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所持的看法; (6)项目实施后最关心的污染问题是什么;
(7)对项目建设的基本态度; (8)其他意见和建议。
36.某热电公司的新建项目工程,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采用中温中压锅炉,单机容量30万千瓦,主要设备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钠离子交换器、湿式脱硫除尘器等。主要能源来自于燃煤,同时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配套工程有除灰渣系统、脱硫除尘系统、干煤棚、化水站等,工艺流程包括燃料输送及锅炉燃烧系统、除灰渣系统。
工程所在区域属平原河网地带,附近有风景区和村庄,还有旅游度假区。北部12km处有国道,14km处有高速公路。项目所在区域为平原三级地貌单元,地势基本呈南高北低,为丘陵地区向平原水网地区过渡地带,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气候温和温润,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先温后干,冬季寒冷干燥。
1.营运期的废水主要有( ABCDE )。
A.冷却水,主要用作冷却循环使用 B.冲灰、冲渣水,主要用于除尘使用
C.化学废水,主要来自化学水处理系统再生和反洗等工段 D.锅炉排污水,锅炉工作过程中排放的水
E.生活污水,主要是工作人员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加上食堂产生的含油废水
2.冷却水的热污染对临近水体的影响是( BC )。
A.使得就近水体温度升高,带动周围气温的升高
B.加速受纳水体中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繁殖,造成水生生态环境的恶化
C.引起一定区域内的水产养殖业产量的减少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D.冷却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引起水体水质的恶化
3.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的因子选取恰当的是( ABC )。
A.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包括水温、pH值、COD、COD、BOD B.大气影响评价因子有SO2、TSP、PM。
C.噪声现状评价因子与影响评价因子均为A声级 D.地下水影响评价因子选取挥发酚、总磷、总氮、石油类
地表水的现状评价因子包括水温、pH值、COD、COD、BOD、DO、NH-N、挥发酚、总磷、总氮、石油类。影响评价因子包括COD、pH值、水温等。大气环境的现状评价因子有SO2、TSP、NO。影响评价因子有SO2、TSP、PM。噪声的现状评价因子与影响评价因子均为A声级。
4.使用布袋式除尘器的好处包括哪些?
(1)布袋除尘器对煤种和粉尘的适应能力比较强,能够适应电除尘器不能收集的高比电阻、高浓度和细颗粒的粉尘条件;
(2)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高,且运行稳定;
(3)布袋除尘器运行维护费用比相同除尘效率的电除尘器低;
(4)检修工作比电除尘器方便;
(5)布袋除尘器的占地面积比相同除尘效率的电除尘器要小得多;
(6)滤袋对烟气中有毒的气体成分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将其分离出来。
5.声环境监测布点选择了国道和高速公路是否合理?
不合理。因为高速公路和国道离项目区较远,不在监测范围内,应该选择厂界四周以及临近的村庄和风景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