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点

工程分析 6.93k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点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提供工程特性表;工程的项目组成,工程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内容与方式,工程主要设计方案及施工布置

施工规划: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其中应详细介绍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

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找出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活动(影响源或影响因素),明确其范围、强度和方式。如占地类型(湿地、滩涂、耕地、林地等)与面积、植被破坏量(尤其是珍稀植物破坏量)、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水土流失量等

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废水说明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说明排放源位置、类型(固定源、移动源、连续源或瞬时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物说明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噪声说明主要噪声源的种类和强度

替代方案:介绍工程选点、选线和工程设计中就不同方案所作的比选工作内容,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工程组成通常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

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组成可从设计文件中获得,但主要应考虑与环境有关的内容

辅助工程组成可通过类比调查确定,主要包括:对外交通(注意新改扩、已建和单列等不同情况)、施工道路(分已经设计和尚未设计或仅有初步设计两种情况考虑)、料场、工业场地、施工营地、弃土弃渣场

重点工程明确:工程分析重点,应明确重点工程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其中重点工程指:

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大

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

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反推

同时应特别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如

水利工程的复建公路(淹没原路而修补的山区公路)

公路修建时的保通工程(草原上无保通工程会造成重大破坏)

矿区的生活区建设

全过程分析:全过程包括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

设计期分析重点:设计方案有无重大环境不合理情况,环境可行的合理替代方案的分析论证

施工期分析重点:一些特殊性的问题,如可能影响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区段施工方案分析;以及一些非规范性问题,如施工道路设计、施工营地设置等的分析

运营期分析重点:运营方式分析说明,如水电站的调峰运行情况、矿业的采掘情况等。同时关注不同环境条件下特别敏感的工程活动内容,如旅游高峰期的工程设计和应急措施分析

设备退役、矿山闭矿、渣场封闭等后期工程分析重点:后期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与管理方案等(也可列入环保措施中),无则补充完善;有则分析是否全面、充分

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污染可能发生于施工与运营期,评价等级一般为三级,控制要求选择与纳污环境功能区划密切相关,包括:

锅炉(开水锅炉或出力型采暖锅炉):烟气排放量计算及拟采取的除尘降噪措施和效果说明,要明确燃料类型和消耗量,一般选择烟尘和SO2作为污染物控制因子

车辆扬尘量计算:类比计算

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如施工人数)的80%计,污染控制因子一般取COD,或氨氮、BOD5

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根据不同设备逐一核算并加和,污染因子视情况确定,如砂石料清洗可取SS,设备清洗、机修等可取COD和石油类等

固体废物: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确定

生活垃圾:人均垃圾产生量与人数乘积

土石方平衡: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计算或核实

矿井废水量: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确定,必要时进行重新核算

其他分析:不同施工方式和运营方式的对比分析;一些特殊项目的风险分析,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在跨越水库或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泄漏等。


上一篇 浆纸一体化项目环评案例分析
下一篇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点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