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环境评价入门-7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分析

工程分析 4.27k
7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分析
7.1清洁生产及工艺先进性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主要从产品结构、工艺生产、生产设备、节能降耗、物料替代、资源回收、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加以论述,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比较其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及新鲜水耗、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如有明显差距,应提出进一步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报告中应明确水重复利用率指标,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清洁生产水平比较按表 7.1-1填写。
表 7.1-1主要物耗、能耗及污染物发生量比较 清洁生产及工艺先进性分析应与国内外同类工艺相比较。
7.2总量目标确定
总量目标的确定应符合二个原则:一是在符合清洁生产及达标排放前提下根据生产规模计算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总量目标必须在当地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表 7.2-1填写,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表 7.2-2填写。
表 7.2-1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t/a)
表 7.2-1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t/a)可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加以考虑。
7.3总量平衡方案及措施
明确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说明由当地环保部门认可的污染物总量指标调剂单位名称、污染物排放指标量、削减方案 (关、停、污染治理措施 )、实施后可出让的指标量。如由当地环保部门划拨,要说明当地的计划总量和存量,并由当地环保部门认可。
对于技改扩建项目应以环保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为基础,原则上应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减污,如不能实现,则应结合当地污染控制要求和环境质量,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平衡方案的实施必须保证当地环境功能不降级。在环境功能现状不能满足要求的区域内建设项目,且污染物有所增加,须通过区域内污染源削减腾出容量,并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综合整治削减量必须显著大于项目新增量。
表 7.2-2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t/a)
可根据当地的环境和项目具体特征加以考虑。
15-



上一篇 环境评价入门-8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下一篇 环境评价入门-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