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电子期刊 正文

案例分析-天然气管道工程

电子期刊 4.75k

某天然气管道工程包括1条干线、1条支干线和3条支线,全场2000km,设计输送压力10MPa,管径采用864mm。新建气体快速截断、在线分析、分离、计量、增压、越站旁通系统,清管器发送、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系统,紧急截断和放空系统及站场辅助配套系统。管道沿线设立27座工艺站场。全线共设截断阀室130座,其中干线设阀室50座,支干线设阀室30座,支线设阀室30座。管道外防腐层全线采用环氧粉末聚乙烯复合结构(三层PE);阴极保护采用以强制电流阴极保护为主,以牺牲阳极保护为辅的阴极保护方法。附属工程包括通讯和自控系统、供水、供热、供电等。站场建设包括新建生活污水化粪池、沉淀池、生产污水收集系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1.本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何?
2.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本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何?
(1)本项目施工时管沟开挖、材料堆放等将临时占用部分耕地,对沿线原有的农田作物、防护林、果园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施工结束后上述临时占地能恢复耕种,但在管线埋设位置禁止种植深根性植物(如树木、果树等);
(3)沿线各工艺站场用地将永久改变原有土地的使用性质;
(4)施工中管材、设备运输及地表开挖作业等可能产生施工噪声、扬尘等污染,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5)以开挖方式穿越的农灌渠,短期内可能对地方农业灌溉产生不利影响;
(6)本项目运营后,受工程(防腐层破损、管材腐蚀等)、自然(如地震、洪水等)、人为(如埋管处开挖取土、管道非法打眼盗气等)等诸多因素影响,管道意外泄漏对事故区附近的农田作物、土壤及水体环境等产生一定污染,如果遇明火可能引发燃烧甚至爆炸,将对事故区附近的居民、作物或树木等产生危害。
2.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可以采取哪些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
施工期影响农林等生态环境,其影响包括一次性损失、恢复期损失和永久性损失,建设单位分别采取了相应的补偿和保护措施。
(2)营运期
①废气防治措施
沿途站场使用天然气做生活用燃料,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清管作业及站场异常排放的天然气,通过15m高的放空管排放,天然气超压大量排放经火炬燃烧后排放。
②废水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送天然气净化厂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各工艺站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处理后,与生产废水一起经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场绿化用水,不外排。管道公司及各输气管理处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③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清管作业时产生的少量固体废物不直接排放到环境,在征得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合适的地方定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地方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理。
④噪声防治措施
站场选址远离居民区;设备选型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放空口安装消声器;在压缩机的进气口、排气口设置消声装置,机组设置机罩;对站场周围栽种的树木进行绿化,厂区内工艺装置周围,道路两旁,也进行绿化,这样既可控制噪声,又可吸收大气中一些有害气体,阻滞大气中颗粒物质扩散。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1)景观生态环境影响
本管道工程敷设在地下,进行密闭输送,运营后沿线工程扰动区域内的原有人工植被及自然植被逐渐恢复,对沿线区域景观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2)地表水环境影响
由于输气管线在运行期为全密闭系统,故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对河流水体造成影响。沿线各中间站场废水主要是站内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站内少量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埋地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场绿化用水,不外排。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营运期各工艺站场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燃气轮机产生的燃烧废气以及清管作业和分离器检修时排放的少量天然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4)声环境影响评价
噪声源主要为压缩机组、空冷器、天然气放空系统、汇气管、截流阀等,如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固体废物包括站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清管作业以及分离器检修产生的少量固体粉末。在落实妥善堆存及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小。
(6)地下水环境影响
输气管道采用密闭输送工艺,正常工况下输运无泄漏污染,故对地下水环境不产生影响。营运期沿线各中间站场废水排放量较少,站内固废外运处置,因此正常工况下站内废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7)土壤环境影响
各工艺站场在正常工况下站内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经站内管网收集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较小;站内固废的暂存地在采取防渗、防水、防雨等措施的情况下,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上一篇 案例分析-高速公路
下一篇 案例分析-聚乙烯、聚丙烯改造项目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