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化公司新增聚乙烯、聚丙烯技术改造项目,主要工程包括:新增聚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聚丙烯装置及其配套工程、乙烯联合装置等。项目已经完成,对其进行验收监测。项目距离市中心50km,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油、化纤、塑料相结合的大型的石油化工化纤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吨。主要原料是石脑油、加氢尾油,裂解分离产物乙烯、丙烯等,工程总投资达到30亿元。
1.项目验收监测的依据是什么?
2.验收监测的范围是什么?
3.大气污染源验收监测的布点原则是什么?
4.验收监测的重点是什么?
5.验收监测时,对工程描述的信息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6.项目验收监测由谁负责实施?
7.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是什么?
8.验收监测的内容是什么?
9.环境管理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10.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具备哪些条件?
11.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2.噪声验收监测的内容及测点布设的原则是什么?
13.验收监测的流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项目验收监测的依据是什么?
项目验收依据有:
(1)国家有效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办法和技术规定;
(2)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
(3)有关建设项目工程环保工作的意见和批复;
(4)开展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依据;
(5)工程建设中有关环保设施设计改动的报批手续和批复文件;
(6)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自检报告;
(7)其他有关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情况及其有关资料或文件等。
2.验收监测的范围是什么?
本项目均属重污染类项目,特别是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污染物种类繁多,具体范围的界定应在充分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文件的基础上,结合试生产阶段污染物的实际排放情况确定。对生产的工艺流程、污染源位置、主要污染物、产生规律、排放量和排放去向等进行详细分析,而此项目的验收监测应该对新增加和改扩建装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3.大气污染源验收监测的布点原则是什么?
(1)监测单位应在详细了解验收项目的生产工艺状况和环保设施类别、结构以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特性与排放点位置的基础上,确定采样位置。
(2)除非环保设施的进口不宜开孔布点外,凡废气治理设施的进口和出口均应布设采样点。
(3)对多级治理设施,应在各级治理设施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布设采样点。
(4)锅炉烟尘测试,应依据锅炉烟尘测试方法布设采样孔和采样点。
(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的测试应根据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及工业炉窑烟尘测试方法布设采样孔和采样点。
(6)凡无治理设施,直接向环境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均应布设采样点。
(7)无组织排放严重且附近又有敏感点的企业,特别是排放恶臭气体的企业,必要时可在厂区或厂界附近布设大气环境监测点。
4.验收监测的重点是什么?
验收监测的重点在于工程建设情况、污染物排放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对环境特别是环境敏感目标的实际影响以及事故风险应急环境保护预案与措施,尤其是对环境敏感目标实际影响的监测是验收监测的重要内容。
5.验收监测时。对工程描述的信息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1)工程所处的位置;
(2)工程占地面积;
(3)工程总投资和工程环保设施投资;
(4)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单位与时间;
(5)初步设计完成单位与时间;
(6)环保设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7)投入试运行日期;
(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项目验收监测由谁负责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由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负责组织实施。
7.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是什么?
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保证的验收监测工况条件为:
(1)试生产阶段工况稳定;
(2)生产负荷达75%以上(国家、地方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
(3)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
对在规定的试生产期,生产负荷无法在短期内调整达到75%以上的,应分阶段开展验收检查或监测。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分期委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测站对已完工的工程和设备进行验收监测。
8.验收监测的内容是什么?
验收监测的内容如下。
(1)废水、废气排放源及其相应的环保设施、厂界噪声、工业固(液)废物和无组织排放源。
具体内容包括:
①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必要时附示意图;
②验收监测因子、频次;
③采样、监测分析方法和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依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应写出标准号)。
(2)厂区附近的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或海水等。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状况和可能受到影响的简要描述;
②简述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必要时附示意图;
③验收监测因子、频次的确定;
④采样、监测分析方法和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依据(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应写出标准号)。
(3)环境生态状况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
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进行环境生态状况调查的要求;
②简述生态状况调查区域及调查内容确定(必要时附示意图);
③验收监测环境生态状况调查方法、验收监测环境生态状况调查的质量控制措施;
④环境生态状况评价依据。
9.环境管理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环境管理检查的工作内容包括:
(1)建设项目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情况;
(2)《初步设计》中要求建设的环保设施实际完成及运行情况(其中包括按规定或设计的流量计量装置、监测设施、监测孔与监测平台、排水管网、各种堆存场的建设,各种必要的标志设置等);
(3)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情况;
(4)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
(5)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
(6)存在潜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建设项目,制定相应的应急制度,配备和建设的应急设备及设施情况;
(7)工业固(液)体废物是否按规定或要求处置和回收利用;
(8)生态恢复、绿化建设及植被恢复、搬迁或移民工程落实情况;
(9)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办法或处理办法的落实情况;
(10)区域污染削减工作的调查;
(11)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是否发生了扰民和污染事故;
(12)对周边公众的环境影响舆论调查。
10.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具备哪些条件?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具备以下条件:
(1)环保设施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设计要求建成;
(2)环保设施的土建、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3)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建成后经负荷试车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4)外排污染物经自检符合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要求;
(5)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且可恢复的环境已经得到修整;
(6)环保设施能正常运转,符合交付使用的要求,并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包括经培训的环保设施岗位操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原材料、备件及动力落实等;
(7)环保管理和监测机构,包括人员、监测仪器、设备、监测制度、管理制度等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8)在建设项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的条件下,环保设施至少应经过连续2个月的试运转,试运转记录齐全。
11.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现场踏勘与调查;
(2)制定竣工验收监测实施方案;
(3)对建设项目排污情况、清洁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运转效果进行监测;
(4)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分析;
(5)环保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提出竣工验收监测结论和建议;
(7)编制竣工验收监测报告。
12.噪声验收监测的内容及测点布设的原则是什么?
监测单位应根据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保设施设计指标,结合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图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验收的要求,确定监测内容,布设测点。
(1)建设项目的噪声源源强现场测定,应根据噪声源体积大小,要求传声器声源不小于1m、距地面1.2m以上、距反射物不小于1m。
(2)根据噪声源排放规律,选择昼间和夜间对厂界噪声进行监测。测点布设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进行。
①测点选在法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如厂界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
②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时,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开窗状态下测量,室内限值应比相应标准值低10dB(A)。
③布点方法可根据厂界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距声源最近原则、距敏感区最近原则或等间隔布点原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