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大型建筑物风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分析 4.47k

由于本项目建筑都建有裙楼,且相距较远,楼间距都在80m以上,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建筑产生的高楼风效应,使得高楼风带来的环境影响处于可以接收的水平。为防止高楼风渠道效应,在项目弯曲部分及入口部分可布置高大乔木以减弱风力的影响。

一、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的形成,显然是与城市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排放热量。

(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

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减少人为热的释放。

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大,因此建议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区内多种植乔木等高大绿色植被,建设天台花园和天台绿地,提高项目区的绿地面积,缓解热岛效应。

二、高层建筑风险评价

高层住宅楼风险主要是对突发事件如停电、火灾、恐怖暴力、自然灾害等发生时人群的疏散问题。项目建成后要有充分的应急措施,设置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等逃生系统,并能够有足够并匹配的消防器材及备用应急电源。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采取应急预案,并通过安全通道疏散人群,平时注意加强对楼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一篇 2012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元月七日正式开始
下一篇 商业综合体固体废物计算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