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有感于环评!

工程分析 3.96k
5.3.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4.1 小时平均浓度增量分布
本工程不同时期公路沿线CO、NO2小时浓度增量分布见表5-11、表5-12。
(1)近期(2006年)
在预测条件下,各路段CO小时平均浓度增量在昼间最大为1.158mg/Nm3,夜间最大为0.701mg/Nm3,昼间增量约占二级标准(10.00mg/Nm3)的7.0%。各路段昼间NO2小时平均浓度增量为0.105mg/Nm3,夜间NO2小时平均浓度增量为0.042mg/Nm3,昼间增量约占NO2二级标准(0.24mg/Nm3)的43.8%。最大浓度增量距离路肩约20m内,因此,近期汽车排放污染物对公路沿线小时浓度增量不大,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2)中期(2010年)
到2010年,公路车流量有所增加,排放出的污染物量也相应增加,各路段CO小时平均浓度增量昼间最大值为1.423mg/Nm3,占二级标准的14.2%,夜间最大增量为0.862mg/Nm3,各路段NO2小时平均浓度增量昼间最大值为0.129mg/Nm3,占二级标准的53.8%,夜间最大增量为0.052mg/Nm3,对公路沿线大气环境影响也有所增加,但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远期(2015年)
远期公路车流量又有所增加,各路段CO小时平均浓度增量昼间最大值为1.750mg/Nm3,占二级标准的17.5%,夜间最大增量为1.059mg/Nm3,各路段NO2小时平均浓度增量昼间最大值为0.158mg/Nm3,占二级标准的65.8%,夜间最大增量为0.063mg/Nm3,因此,远期由于车流量较大,昼间对公路沿线大气环境影响进一步增加,但也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4大气环境影响结论与对策建议
5.4.1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资料,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根据预测结果,公路建成通车后,近期CO和NO2浓度增加不多,对沿线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均较小。远期由于车流量增加较大,NO2对周围环境的贡献值也随之增大,但也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而且随着环保部门对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汽车生产质量提高或清洁能源的利用等,路上行使车辆排放的尾气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还会减少。

 

晚上整理资料,发现了很早以前2006年以前学做环评时做的一份城区道路改造的环境影响评价,看到了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及与结论,感慨万千,如今总纲、大气导则、噪声、非生态等导则都改了,但如今的类似的项目环境评价的预测、评价及结论等,已不及如2006年前,感慨万千。


上一篇 浙江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原则和参考要点-2007
下一篇 压垮某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