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声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现状监测

工程分析 4.49k

7.3  现状监测

7.3.1  监测布点原则

7.3.1.1  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7.3.1.2  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如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设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7.3.1.3  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a)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b)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实测噪声的验证并结合计算求得。

c)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主要敏感目标处,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二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个、9~14个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飞机噪声声级可通过测点飞机噪声声级的验证和计算求得。

7.3.2  监测执行的标准

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GB 3096;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执行GB/T 966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执行GB 1234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测量执行GB 2233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GB/T 12524;

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GB 1252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GB 14227。

上一篇 声环境影响预测基本要求
下一篇 导则-声环境-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