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工程分析 正文

热岛效应

工程分析 4.62k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的形成,显然是与城市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
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3)人工热源的影响。
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排放热量。
(4)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
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1)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因为城区的水体、绿地对减弱夏季城市热岛效应起着十分可观的作用。
(2)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
(3)减少人为热的释放。
多种植乔木等高大绿色植被,建设天台花园和天台绿地,提高项目区的绿地面积,缓解热岛效应。

上一篇 周未的心境
下一篇 灰霾天是PM2.5引起的吗?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