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某污水处理厂项目,包括8万吨/天污水处理厂一座及1.5万吨/天回用水过滤站一座,污水处理工艺采用DE型氧化沟工艺,污泥处理工艺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工艺,回用水处理工艺采用微絮凝过滤一氯消毒工艺。污水经处理后部分用于市政绿化系统的浇洒道路,其余排入河流。污泥以脱水泥饼为主,用于绿化、林业施肥及卫生填埋。配套建设城市污水管道20km,新建城市雨水管道20km,服务面积为20k㎡。用地现状为农田和村庄,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表。项目占用大量农用地,需要大量开挖土石方,工地周边有村庄、学校、医院。
1.简单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2.项目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是什么?
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在于处理工艺过程中使用了氯作为消毒剂,而氯气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对人及生物有较强的危害性,因此如果氯泄漏的话就会引起事故。
3.对于噪声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对于扬尘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根据下列数据分析是否可以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方法。
进水水质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如下数据:
(1)BOD/COD=0.57>0.45,表明可生化性较好,适合采用生物处理方法。
(2)BOD/TN=5.71>3.0说明满足反硝化要求,可采用生物脱氮工艺。
(3)BOD/TP=40>20,可采用生物除磷工艺。
因此,本项目可以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方法。
6.根据标准和监测值,执行1类标准,对声环境质量现状做出评价。
从表中监测值可以发现,工程所涉范围昼间噪声在44.5~60.9dB(A),夜间在40.2~47.7dB(A)内,1类标准昼间、夜间的噪声允许值分别是55dB(A)和45dB(A),即昼间、夜间在主干管两侧均有略微超标的情况出现,这可能是由于交通噪声导致的,其余能够满足评价标准。
62.某新建黄磷及系列磷化工产品项目,建设期为一年,规模为年产工业黄磷15000t,总共占地面积是25000㎡,项目拟选址在功能为城市Ⅱ、Ⅲ类的工业区,目前厂址地块为农业用地,项目建设需征地约30亩。项目营运可能需要的设备为:电炉、回转烘干机、六筒旋风除尘器、锅炉、水浴多管冲击式除尘器、振动筛、除尘尾气通风机、出渣烟囱、冷却塔、污泥过滤机等。主要能源动力有:电力、冷却水、燃煤、蒸汽等。
本工程取水水源为厂区附近长江,拟建设一座600m。的储水池,本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储水池供给;直流水量57m/h,污水循环水量130m/h,清水循环水量70m/h,清洁循环水总量为90m/h,包括一台磷炉、一座冷却塔、一个循环冷水池、两台循环水泵、二台玻璃钢冷却塔。界区内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黄磷生产装置,不外排。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其他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农田浇灌,无废水排放。
1.工艺流程中产生的黄磷尾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一般含量为80%~90%,对于该尾气的处理方式是( AB )。
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
B.向大气排放黄磷尾气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提高烟囱高度,使得气体可以在高空排放,起到浓度稀释目的
D.可以不采用回收利用装置而直接燃烧CO以降低污染程度
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
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2.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 ABCD )。 3.简述施工期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
4.简述营运期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
营运期可以采取的环保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1)空气污染防治
对于废气、磷炉尾气、转炉废气,应采用水洗、碱洗工艺处理,使其达标排放,另外还可以回收磷炉尾气中的CO气体。
(2)水污染防治
对于废水,应加强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的运行管理,避免发生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溢流的潜在风险事故的发生。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不排放,用于厂区绿化、附近村民农田浇灌等。
(3)噪声防治
对各类高噪声设备采用车间封闭围护结构。为增加降噪效果,可采用厚砖墙两面粉刷砂浆、双层隔音门窗、吸声材料吊顶等建筑结构设计。对受高噪声影响的工人采取听力保护措施,严格工人操作时间制度。
(4)固体废弃物防治
对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应落实综合利用途径,对于本地不能综合利用的部分,应及时清理运走。
63.拟建公路从某市城区东部农村地区通过,呈南北走向,向北跨越青山河,公路推荐方案路线全长8.855km,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120km/h,路基宽34.5m。主线设桥梁4座,互通立交3处,涵洞6道,收费站2处,项目总投资约87976万元。拟于2007年6月开工建设,2010年6月建设完成,建设期3年。拟建公路大部分位于该城市区规划范围内,沿市区总体规划预留高速公路走廊带布设,与市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全面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拆迁房屋共计4820㎡,大多为厂房。将永久占用耕地50.31h㎡,另外,施工场地、便道及取土场等还将临时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施工产生污水经过适当处理,污水经沉淀后外排,沉淀后的污泥定期清理用作农家肥。
1.该项目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哪些?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包括:拟建公路沿线所经村、镇居民,社会人士等。
征求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公众对修建本高速公路的态度;
(2)公众对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主要结论有何意见;
(3)公众对本建设项目的建设性意见;
(4)公众对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包括噪声、环境空气、水环境保护措施等。
2.该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项目的名称、设计等。
(2)施工规划: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方面的具体情况。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需要拆迁房屋,永久性占用耕地,施工场地、便道、取土弃土场占用土地等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定量的给出数据。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固废,还有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及其影响的具体数量和风险。
施工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施工产生的扬尘、噪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营运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公路上汽车产生的尾气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简述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污水经过沉淀后外排,沉淀后的污泥定期清理用作农家肥,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
而施工期产生的渣土、烟尘、滴油等将对水体水质造成影响。
4.简述工程可以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64.某公司为了满足公司业务迅猛发展的要求,结合公司自有研发设施的情况,拟建立研发培训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本项目研发中心主要进行各类移动终端基带芯片的研发设计,主要是为公司3000人规模的员工研发及培训服务,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环保设施300万元。项目现状用地主要以废采石场、次生杂灌木和杂草地为主;本项目用地由研发培训综合楼、研发大楼、培训楼、宿舍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等构成。排水为雨、污分流制,污水均为生活污水。餐厅厨房废水需先由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最终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交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1.简述施工期的污染源。 参考65题
2.培训中心室内装修的时候可能产生哪些污染?
(1)装修时候可能产生噪声污染,主要声源为装修所使用的砂轮机、电钻、切割机、电锯等。
(2)装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如残余混凝土、碎砖瓦砾、废金属、废油漆、废涂料、废木材等。
(3)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涂料和复合材料等装修材料,产生甲醛等化合物逸散在空气当中,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3.营运期的主要污染源是哪些? 4.简述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 5.简述污染防治措施。
65.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小区北面靠近交通主干道,区内现状用地多为已平整地,局部有水塘,有少量临时搭盖;区内北部为村庄,现状人口110人。该小区设计定位为一个具有舒适居住质量的以安置用房为主的居住生活小区,并为周边用地提供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大型商场。
小区建设用地分为五个功能分区:
(1)消防和变电站用地,位于居住小区最北部;
(2)大型商业用地,该建筑为五层综合性建筑,集大型商场、超市、市场、餐饮、娱乐为一体;
(3)学校,是本安置区与周边地区公共设施的补充,其运动场架空,形成半地下停车库;
(4)商住用地,其商业设施为周边中小学校及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5)安置房用地,以多层和点式小高楼为主,以绿化为辅构成生活环境空间。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场地挖方和平整、开挖基槽、铺设管线、回填基坑、地基处理和上部建筑施工以及环保处理工程和绿化工程,以及边坡爆破工程,爆破点靠近村庄。工程涉及土地征用及拆迁。小区北侧有边坡,山脊走向接近南北向,长度约437m,边坡施工的主要内容有:边坡平整、石方清运、边坡挡墙类型、排水措施及防渗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项目西侧有某电厂的灰场,占地面积约2000㎡。
1.施工期和营运期都有哪些污染物? 2.对施工期大气污染源进行分析。
3.对于施工期废气及扬尘的污染控制措施有哪些? 4.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有哪些?
5.在小区内建餐饮娱乐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餐饮业的含油烟废气必须经油烟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独立设施至房屋楼面的排气筒排放。为此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时优化设计,对拟设立餐饮业的场所设置独立的排气筒。
(2)餐饮营业场所必须建设废水隔油沉淀池,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设立娱乐业的场所,其相邻楼层不能作为居民住宅,营业场所必须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场界噪声必须达到相应的厂界噪声标准。
(4)餐饮和娱乐业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经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建设,并经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后才能进行营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