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环境新闻 正文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进展如何?

环境新闻 2.61k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进展如何?

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键:“大气十条”发布后,国务院各部门、各省(区、市)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方面,通过贯彻落实“大气十条”,初步确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一是落实政府治污责任,二是出台配套政策,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四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五是健全协作机制,六是严格执法监督管理。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难点任务取得突破。一是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总量减排进展顺利,三是VOCs治理取得初步进展,四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稳步推进,五是油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六是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

未来一段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量和机动车保有量仍将持续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期,将以贯彻落实“大气十条”为契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落实“大气十条”。组织实施“大气十条”2015年度考核,落实地方人民政府责任;建立空气质量改善预警制度,定期通报情况,调度工作进展;实时监测信息公开,每月通报城市排名情况。

二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深入落实新环保法和新修订的大气法,加强环境执法,继续开展专项督查,保持高压执法态势。

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SO2、NOX、VOCs、NH3一次颗粒物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进行工业源、移动源、生活源、农业源的全面管理。强化移动源污染监管,加快淘汰黄标车,实施船舶污染控制。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民用散煤清洁化替代力度。

四是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联合执法监管,统一新建环境准入条件,推进区域环境信息共享,指导长三角地区做好G20峰会空气质量保障。

五是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启动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工作,实施水泥钢铁工业冬季错峰生产、重污染行业冬季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减少建筑施工等综合性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应急预案启动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建立东北、成渝、西北和华中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上一篇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十三五”时期如何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工作?
下一篇 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如何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