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点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观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改变,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基本原则:科学发展、强化保护;环保惠民、促进和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政府引导、协力推进。
3、主要目标: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4、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二是着力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氮氮排放量。三是加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力度。
5、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一是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三是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四是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
6、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一是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二是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三是遏制重金属污染物事件高发态势。四是推进固体废物安全处理处置。五是健全化学品风险防控体系。
7、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推进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三是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
8、实施重大环保工程:
9、完善政策措施:一是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二是完善综合决策机制。三是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四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五是加强科技支撑。六是发展环保产业。七是保证投入力度。八是严格执法监管。九是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积极性。十是部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十一是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十二是加强国际环境合作。
十、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估考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