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环保措施 正文

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施工期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环保措施 4.86k

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工程施工期间建筑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8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尽管施工期产生噪声干扰无法完全避免,但还是可以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使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一定程度。

建筑施工由于各阶段使用的机械设备组合情况不同,所以噪声辐射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在主体施工阶段,噪声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强度高。相比之下,装饰期间的噪声相对较弱,主要是一些噪声较强的木工机械可搬入已建成的主体建筑内进行操作。由于建筑施工是在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对各生产环节中的噪声治理具有一定难度,下面结合施工特点,对一些重点噪声设备和声源,提出一些治理措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及施工工艺

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是控制施工期噪声有效手段之一,如本工程拟采用静压、喷注式打桩机进行桩基工程,相对于冲击式打桩机,其噪声值可降低10~20dB(A)。其他施工机械进场应得到环保或有关部门的批准,对落后的施工设备进行淘汰。

(2)采用局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

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可能的设备装置,应采取临时围障措施,围障最好敷以吸声材料,以此达到降噪效果。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在打桩机、 搅拌机、 电锯、 振捣棒等强噪声设备周围设临时隔声屏障 (木板或珍珠岩板等) ,可降噪15 dB (A)。

对后期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电锯在运转时,空载噪声为98-100dB(A),负载时噪声为100-105 dB(A)。在锯木料时,锯齿受到反作用力而产生声波;另外当锯片压盘垂直度不良时,磨刃齿形不匀,也会造成锯片动平衡失调及轴承磨损,从而加剧振动噪声,此外还有锯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动力性噪声。根据上述分析,建议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a、取消滑架上的集屑斗,降低旋转噪声。

b、在工作平台上粘附泡沫塑料,使工作台起到一定的吸声作用。

c、在机腔内四壁和轴承座平面上贴附吸声材料,使机内变成多层阻性消声器。

d、在锯片工作部分,在距平台高100mm处增加吸尘消声器。

e、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锯片压盘的垂直度和锯齿形状的均匀度,避免失重,减少振动负荷。

采取以上措施,使电锯空载噪声降至84dB(A),负载噪声降至86 dB(A),可大大减轻对操作人员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源应尽量设置在场区中心,尽量远离周边居民区,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

除此之外,施工期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并取得环保部门批准外,严禁在22:00~6:00期间施工。若经允许在夜间施工,高噪声设备可位于中部,减小对周边的影响。

②合理布置噪声源设备: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将其移至场地西南侧(西南侧目前均为空地),同时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

③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成品窗;大型建筑构件,应在施工现场外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再行安装。

④对于确需夜间施工的施工活动,施工单位必须事前报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分局批准,同时执行建筑施工噪声申报登记制度,在工程开工15日前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管理审批表》,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并于施工前两天公告。

如有发出高分贝噪声的施工内容或必须进行夜间施工时,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当主动地将发出高分贝噪声的施工及夜间施工的时间、内容、降噪措施以及应急情况处置等情况以“告示”形式张贴在施工现场周围,接受社会的监督。

⑤控制或禁止运输车辆进出施工现场时鸣喇叭,减少交通噪声。

⑥制定施工噪声控制备用应急方案,重视噪声源头的治理工作。当常规噪声控制措施不能满足要求,出现噪声扰民情况,应及时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施工工艺停止施工,并检查噪声防治措施的可靠性。

⑦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内部的布局,使得噪声较大的施工工程(如钢筋工程)远离周边敏感点。本项目钢筋工程可布置于中部。

⑧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在高考期间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监督管理的通知》及武汉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关于加强高、中考期间环境监管的通知》,在高、中考期间和高、中考前半个月内,除按国家有关环境噪声标准对各类环境噪声源进行严格控制外,还禁止进行产生噪声超标和扰民的建筑施工作业。

总之,建设单位必须全面落实上述要求,不得对周围居民产生扰民现象,并使施工各阶段的场界噪声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规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基本落实以上环保要求,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扰民现象。

上一篇 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
下一篇 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编制主要技术规范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