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5〕64号)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按照湖北省人社厅和襄阳市人社局工作部署,市养老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积极配合局相关行政科室开展工作,目前,该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制度实施前的各项数据采集摸底测算工作、参保登记系统(网申版)测试工作和养老保险码表申报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 基本情况
截止2016年5月31日止,襄阳市本级、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东津新区,根据省人社厅和省养老局工作安排分别对省人社厅开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操作系统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系统(网申版)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码表申报进行了测试。同时抓紧对测试试点参保单位及人员进行确认,核实基础信息,办理参保登记,完善工作流程,试运行管理软件,研究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务院、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政策,也是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利益、解除他们后顾之忧的重要措施。在落实国务院、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时,为了切实加强领导,市养老局迅速成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专班,专班下设督导组和工作组,督导组负责督办、指导各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不定期地检查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各县(市)区也在第一时间相应成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各经办机构增设了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增加了工作经费,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在省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
2、吃透政策,理清思路。为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市养老局专班成员集中组织学习,吃透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国发〔2015〕2号、人社部发〔2015〕28号以及省政府、省人社厅出台的配套实施办法等文件条款。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专班成员自学,在工作中带着问题学,做到切实掌握政策。强调做到“三个明白”即“全员明白”要求专班每个人都熟悉了解政策,吃透精神;“全程明白”要求专班人员能全程掌握实施操作的每个过程;“全面明白”要求专班人员对每项政策、规定都能解答解释清楚、明白。同时,注重政策宣传,强化正面引导,统一宣传口径,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3、积极行动,抓紧测算。根据年初机关事业单位数据采集结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制度实施前的各项测算工作。一是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范围内工作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补缴测算。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包括渔梁洲、隆中)共有456家,其中机关单位100家,参公事业单位71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57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41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87家,总人数40818人,其中在职人员27670 人,离休人员425人,退休人员12710 人,退职13人。根据国办发〔2015〕3号文件精神,对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标准后,按单位性质进行了测算,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应补缴养老保险费106339.04万元,其中养老保险应缴74437.33万元,职业年金应缴31901.71万元。离退休职工13148人,人均养老金4200元,2014年10月--2016年5月,需发放养老金 110443.2万元。二是改革前(2014年9月30日前)原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人员个人缴费本息测算。在职人员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改革后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退休时该部分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目前参保的在职人员有14251人(含城区),考虑到各参保单位实际缴费情况,经测算,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本息约为1.1万元计算,大约需要15676万元划转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三是改革前参保缴费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缴费本息的测算。改革前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缴费本息按政策须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由于参保人员退休时间不同,除去1996年1月1日前退休的职工816人,分别提取各个时间段退休人员个人缴费本息进行加权平均,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人均个人缴费本息为1.6万元。改革前退休人员有2627人,社保部门应一次性支付退休人员个人缴费本息4203万元。
4、严格政策,精心测试。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五个统一”的要求,省人社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工作,完成了业务经办、公共服务等一系列软件的开发工作,为各地加快推进参保登记、保障业务经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按照省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系统(网申版)测试方案》,我市作为试点地区参与了测试,市局工资科已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上报了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工资码表,市养老局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系统(网申版)需求说明书》和《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系统(网申版)用户操作手册》的内容确定了市人防办、市养老局等四家参保测试单位,其中,行政机关一家,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一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一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家进行了测试,目前,测试工作已完成,整体效果好。我们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向省养老局反映,并提出改进办法,为全面上线运行打好基础。
5、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按照国家和省社保局经办规程要求,厘清参保单位和人员,加强和规范参保登记、申报缴费、关系接续、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各环节的经办管理流程,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我们起草了《襄阳市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经办流程图》和《机关事业单位数字证书业务办理流程图》。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由社保经办机构征缴的特殊性,我局提前拟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征收管理竞争性谈判方案》,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征收管理委托国有商业银行代扣代发。目前已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进行接触,各家银行也初步拿出了相应的方案,待下一步进行实质性谈判。我们以服务对象实际需求为目标,创新各项利民便民服务新举措,按标准化建设规范改造装修三楼业务经办大厅,拓展经办服务社会化网络,向参保对象提供更为高效便捷、安全和人性化的经办服务,有力推动了社会保险业务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6、同步推进、有序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为确保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工作同步推进,该局配合人社局机保改革专班于7月8日召开了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暨参保培训工作会,对参保审核专班和经办机构人员进行参保审核和经办操作培训,并实行电脑上机演练,进一步熟练掌握系统设置和经办操作程序。目前,该局计划对市直110家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类型分四批次进行上机培训,按省厅要求将首批成建制机关事业单位逐步纳入新的机关养老保险信息系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方面
1、参保范围与人员中须明确的几个方面:人社厅发[2015]121号文件对原机关事业单位正式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期间,经组织批准调入企业工作,或辞职、辞退、开除的,其参保手续及转移接续作了规定。对原机关事业单位正式人员2014年10月1日前经组织批准调入企业工作,或辞职、辞退、开除的,须明确参保接续办法。
2、希望省里尽早出台第二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配套文件,解决老机保与现行制度的衔接办法,乡改事业单位的衔接办法,原已缴费劳动合同制工人衔接办法等。
3、明确职业年金全省做实问题,鉴于中央国家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单位的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做实,明确全省各地、市职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予以做实。
(二)经办工作人员及硬软件设施方面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市养老局承担经办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任务将大幅增长。一方面,对工作人员配备、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的要求等问题急需解决,市人社局、财政部门在人员配备和资金上的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建设及软件开发方面也有一些亟待改进问题: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核心系统中,单位预登记业务在核心版单位新增开户环节,单位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尾数不能录入为字母,而现实中许多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尾数为字母的情况较多,如程序限制输入则与实际组织机构代码号不符,建议修改此限制功能,确保尾数为字母的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号也能正常录入。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系统网申版系统中的数据与我市上报的工资码表数据存在不相符情况。数据采集模块中因录入退休人员信息有误需修改信息时,原录入保存的户籍所在地数据丢失,修改时需再次重复录入,建议完善该模块,保存无需修改的原信息资料。统计报表模块在打印统计《在职人员工资申报表》时可根据单位人员身份信息,自动分类打印成“机关或事业单位工资表格”,以便于参保单位操作。统计报表模块中打印《湖北省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工资基数申报表》时暂不能显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金额,建议按照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组成项目,完整显示项目金额。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提供保障。
(三)部门之间协调方面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各部门要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协作,参保单位申报,市编制部门负责审核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单位及人员实施范围,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市人社部门负责参保人员工资和待遇审核,然后再由市养老局按照市编制和市人社局提供的参保单位及人员相关信息办理登记录入手续,部门之间协调一致很关键,如有一方脱节,势必影响整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程。所以建议采取合署办公的形式,组成参保审核工作专班,以便于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和经办管理的宣传力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抓紧做好参保前的培训工作。目前,我们已按计划对各县、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下一步将分四批对参保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办人员开展政策、经办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培训,提高经办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
3、随着测试工作完成,省厅参保登记系统会正式上线,我们加快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工作,为核心业务系统上线时社保费的征收,待遇发放等实际经办做好准备工作。
4、及时与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磋商,尽快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和职业年金代扣代发业务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