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应急处理 正文

渔业抗灾自救技术措施

应急处理 2.64k

渔业抗灾自救技术措施

xx市水产局

一、修复损毁设施。根据湖库塘堰基础设施受损情况,水退后及时对湖库拦鱼设施和堤坝进行修复加固。抢修养殖区内道路、进排水渠、电力设施等,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供排水。

二、补投鱼苗鱼种。通过投喂粉料和颗粒料及拉网方式检查受灾鱼池水产品存量,并根据存量情况及时补放鱼种或改变放养模式。如以白鲢、花鲢、草鱼为主,2—3寸鱼种投放数量为1000—2000尾/亩。

三、加强鱼池生产管理。加强强降雨后池塘水质管理,对水体使用生石灰、硫酸铝钾等聚合物、硫代硫酸钠等净水解毒剂进行调节。对水质偏瘦的水体,每亩可施200—300公斤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保持透明度在30—40cm。用全价配方饲料进行科学投喂。不能投喂受潮霉变的饲料和使用被洪水浸泡的鱼药。

四、做好渔业病害防控。重点做好鱼类应激、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可通过全池泼洒或饲料中添加多维、三黄散等,提高鱼虾蟹的免疫力,防止鱼类应激反应造成损失。及时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对灾后池塘水体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暴发性出血病。虾蟹池须先排池水,降低水位再加新水,防止水草腐烂。

五、抓好稻田综合种养自救。及时修复防逃设施,做好田埂、进排水口、防逃网的修复加固。对小龙虾逃逸的,在8—9月份收购亲虾投放,每亩投放10公斤左右。强化水草管理,对死亡的水草要及时捞出,移栽补种轮叶黑藻、苦草等,为小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上一篇 林业抗涝减灾技术措施
下一篇 畜牧业抗灾自救技术措施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