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应急处理 正文

林业抗涝减灾技术措施

应急处理 2.93k

林业抗涝减灾技术措施

xx市林业局

一、清沟排滞。洪涝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排水,疏通沟渠,清除渍水和淤泥杂物,加速表土干燥。

二、扶正支撑。对被洪水冲倒的树木、苗木尽快扶正,对较高大的树体设支架支撑固定,对因洪水冲淋、浸泡而外露的根系,搞好培土覆盖。

三、适时修剪。对受洪涝的树木进行强度修剪。伤根严重的树体,要疏枝减叶。对已经断裂的枝条,要及时剪除。对枝条少、叶片大的树种,可通过摘叶来减少水分的消耗。及时剪除水灾引起的病枝、病叶和病果。

四、松土除草。排涝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根系恢复吸收功能。被淹没过的地块要及时除草,避免形成草害。

五、施肥管理。树体受涝后因根系受损,不能立即在根部施肥料,可选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0.3%尿素进行叶面施肥,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待树势恢复后,再进行根部施肥。

六、遮阴降温。对高度低、密度大的绿化苗木和观赏树种,搭遮阳棚进行遮阴。对苗圃或公共绿地中树冠紧密而低矮的黄杨球等,可在植物顶部遮阴。

七、补植造林。及时清理水淹致死的树木,迅速组织补植。补植时选用同品种、同规格、优质健壮、根系完好的树苗,栽植时要浇足水,填土踏实。

八、病虫害防治。

苗床发生根腐病、溃疡病后,应及时清除销毁病株,清除附近土壤,并用石灰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对周边苗株,用1000—15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根,每株至少100——150毫升,每10天1次,连灌3次,同时淋洗全株;病害较严重时,对于大树,应将病根切除,并使用70%敌克松400倍液或90%乙磷铝800倍液进行灌根,灌根时加入一些生根剂。

对炭疽病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1次,连续2—3次即可。

对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刺蛾类、袋蛾类幼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1500倍液喷杀,或用太阳能频振灯诱杀其成虫。

对天牛类害虫,可以人工扑杀成虫;发现小的蛀孔,可插入磷化锌毒签熏杀,或用50—100倍氯氰菊酯乳油注射到新鲜蛀孔灭杀。

上一篇 农业机械及设施灾后恢复生产重点措施
下一篇 渔业抗灾自救技术措施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