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公众参与 正文

武穴港田镇港区红阳湖作业区祥云综合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公众参与 3.85k

武穴港田镇港区红阳湖作业区祥云综合码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要求,现对项目公众参与进行简本公示,公示材料如下:

1、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武穴港田镇港区红阳湖作业区祥云综合码头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拟建码头位于长江中游田镇河段鲤鱼山水道左岸,牛关矶下游,拟建码头处目前有触坡简易码头5座,均为砂石出口码头。拟建工程经纬度坐标:115°26′05.77′′,北纬29°54′02.41′′;

年生产时间:330天;

建设单位: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30083.8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82.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51%;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132370m2,拟建设4个3000吨级泊位,其中2个散货码头(浮式码头),2个件杂码头(直立式码头),占用岸线450m。主要用于进出口矿石、矿建材料、化肥等货种,建成后将形成年吞吐量484万吨的营运能力;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2.1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码头在运营过程中,港区道路扬尘、装卸粉尘、皮带输送机产生的粉尘扩散到码头周围的环境空气中,从而可能对大气产生影响;另运输车辆、装卸机械、船舶废气等可能对大气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对码头建成后粉尘影响预测分析可知,在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之后,项目各类粉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港区疏运车辆尾气不会造成环境空气超标污染。

正常工况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项目面源排放的粉尘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均远小于标准浓度,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和敏感目标影响很小,不会降低各敏感点大气功能类别。

2.2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运行后,废水主要包括船舶生活污水、船舶舱底油污水、机修冲洗废水、码头平台冲洗废水、港区生活污水、初期雨水。

(1)港区职工生活污水

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道路清扫、消防标准限值,进入清水池储存,用于道路堆场除尘及散货喷淋除尘,不外排。

(2)流动机械和机修间冲洗水

流动机械和维修间冲洗废水经(隔油+气浮)系统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回用于机械冲洗水和维修间冲洗用水,不外排。

(3)码头平台冲洗废水

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码头平台冲洗,不外排。

(4)初期雨水

产生的初期雨水由雨水调节池收集,经沉淀池自然沉降后用于港区绿化及道路堆场浇洒。

(5)到港船舶污水

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全部带走,不得在本码头水域排放,如需排放,应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由海事部门认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

长江武穴段水域属II类水体功能区,评价提出本工程港区生产废水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回用,项目不新建排污口。

综上,项目废水在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2噪声环境影响

项目投产后,各场界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因此项目运行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3固废影响分析

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船舶垃圾、工作人员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残渣等。

到港船舶垃圾产生量为39.6t/a,经当地海事部门指定的船舶统一接收处理。码头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发生量为58.08t/a,经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产生量为3.0t/a,经专人清掏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机修车间及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机油量为1.5t/a,隔油池油泥产生量为0.06t/a,统一收集存放,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统一处理。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

2.4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间主要污染因素包括水污染和噪声污染。

水污染主要包括机械冲洗废水、维修间冲洗废水、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码头平台冲洗废水,到港船舶污水及厂界内无组织粉尘对江水的污染。噪声污染主要为码头装卸机械噪声。无组织粉尘污染主要指运输、装卸过程风蚀起尘等影响使少量粉尘落到江面。

(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①对水生生物及洄游通道的影响

项目码头共设置4个泊位,占用岸线较短。工程建成后,由于码头平台和引桥均采用透空式高桩梁板式结构,鱼类仍可在引桥及码头平台下面游动,码头工程阻水面积与占长江过水面积的比例均很小,对长江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②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

项目所在江段为四大家鱼产卵场,家鱼产卵场具有一定的地貌水文特点,通常是在河道宽窄相间处或弯曲处,水流通过时流速发生变化,流态也较紊乱,而且产卵场也不是固定的,家鱼会根据特定时段的水文变化选择产卵地点。据王尚玉等人在《长江中游江口-涴市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流场模拟及分析》(中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2008)中的研究表明,影响四大家鱼产卵的主要因素为水温和水流条件。产卵的最适水温是20-24摄氏度。水文、水动力条件也是四大家鱼产卵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鱼产卵大多数是在涨潮条件下进行的,且产卵通常位于江面宽窄相间江段,涨潮时,江水从宽阔江段流到狭隘江段,产生地段性的流速改变,形成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流态复杂的流场条件。拟建码头兴建后基本不会改变该江段原有水文情势及河道走势,码头附近水域局部范围内水位、流速及流量将略有加强,更容易形成复杂的流程条件,不会影响上述产卵条件的形成。项目占用岸线为375m,而所在地产卵场跨度达到21km,占用岸线较小,且项目建设前,岸线下部结构均为人工构筑护坡,项目建设主要改变江堤上部结构。因此,项目建设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较小。

③对渔业养殖的影响

工程所在江段近岸水域为规划的港口岸线,江段自然岸线已变化成为人工构筑物即港口码头构筑物岸线。工程近岸水域不是鱼类产卵繁殖区及主要的索饵场,本江段多年来已未形成过渔汛,工程水域已无鱼类养殖和捕捞作业。

④项目废水排放情况

机械冲洗废水、维修间冲洗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机械冲洗水和维修间冲洗用水,不外排;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及散货喷淋除尘,不外排;平台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初期雨水经雨水收集调节池收集、沉淀池自然沉降后回用于厂区内绿化及道路浇洒、散货抑尘洒水,不外排。因此,对长江水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甚微。

根据海事局到港船舶垃圾、残油、油污水接收设施要求,到港船舶生活污水和舱底油污水由海事部门认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

本港区往来船舶均为国内运输船舶,不涉及外来生物入侵问题。

⑤溢油事故造成的污染影响

工程的事故风险主要为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突发性事故造成的油箱破裂引起燃油泄漏入江。溢油事故将会对江段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

油类对水体(江、河、海洋)能造成普遍的污染,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薄膜,阻止大气中氧气溶于水中,从而影响水体自净作用,造成水体缺氧,危害水生生物生存。鱼体、藻类叶片被油粘附后常导致溃烂和死亡。溶解和分散在水中的烃类较易侵入裸露的表皮组织(如鱼的鳃上皮和内脏组织,以及植物的茎叶),破坏细胞内的线粒体膜,导致动植物的基础代谢出现障碍,引起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环烷和芳香族烃等能够影响细胞质膜,引起变形虫等原生动物的麻醉,阻碍和破坏鱼卵的孵化和发育以及其它动物神经肌肉触点的功能。破坏动植物的生化功能。石油类对各类动植物的酶系统和其它蛋白质结构均有损害,尤其是大分子芳香族溶剂对脂蛋白具有特别显著的影响。

油类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大,进入水体后,能引起生物的积累作用,在食物链循环中不被分解,最终石油成分中的长效毒物(如致癌物质)被带入人体,将危及人体健康。高积累性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浓缩和放大,危及较高营养级水平的生物。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以后,也可能对水生生物及岸边植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工程营运期主要从事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矿建材料、钢铁、化肥等散货及件杂的运输业务,到港船舶不在码头进行加油作业,发生重大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极小。码头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将立即启动溢油应急计划,采取事故应急措施,控制溢油事故污染,降低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2)粉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散货在装卸、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有部分落入江面,对水体产生一定污染,从而对生活在该江段的水生生物产生一定影响。

①粉尘入江后对底栖生物影响

粉尘覆盖于原有河床底质后,对于生活在原底质表层的动物如虾类,它们会因缺氧窒息和机械压迫而死亡;对于常年生活于底质内部的种类如有壳的软体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仍能生存;对于活动力较强的种类如受到惊扰后,将迅速逃离受污染的区域。粉尘在水中沉降,当沉至水底时,将会使底质中污染物质含量增加,会对底栖生物带来危害。

②粉尘入江后对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影响

粉尘中粒径小、比重轻的部分,悬浮于水体中,并随流扩散,造成局部水域水质的浑浊,上层水中的悬浮粒子会迅速吸收光辐射能而减小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水体深度,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水中溶解氧水平下降。

水体的浑浊使透明度下降,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浮游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导致受污染水体初级生产力水平下降。在受污染区域内生存的活动能力强的游泳生物和浮游动物如鱼类、甲壳类,受到刺激后立即逃离,但大部分浮游动物和少部分活动能力差的游泳生物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粉尘在水体中成为悬浮物质后,若进入动物的呼吸道,将阻塞游泳动物如鱼类的腮组织,造成呼吸困难,一些滤食性浮游动物只有分辨颗粒大小的能力。只要粒径合适就会进入起体内,如果它们摄入过多的粉尘,就有可能饿死;一些靠光线强弱变化进行垂直迁移的浮游动物桡足类,水体的浑浊会干扰其移动规律,影响其生活习性,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繁殖。

综上所述,本工程营运期在散货装卸、堆存过程中,其散落的散货粉尘将可能会对码头附近水域的水质和河床底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考虑到本项目采用自动化喷淋装置等环保方法有效减少散货粉尘对江水的污染,故认为,在合理采取抑尘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散货尘入江量有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不明显。

(3)噪声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有资料表明,噪声能使鱼类生长发育受影响。当外界环境的突发性声音发出时,能使一贯静宁的生物有机体受到突然的声波冲击,使精神感到紧张,而精神紧张时,会使体内额外的类固醇释放到血液中去,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加多,致使正常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而影响身体健康,减低其体质对外界不良影响的抵抗能力,轻者影响到生长发育,重者可致死亡。如当人为的110dB噪声即可压住鱼群发出的各种声音信号,并且人为的噪声在水中比在陆地上传播更快,其声波虽然在传播途中逐渐衰减,但这种外来音波也能激起水波的异常,使宁静的鱼类产生一时的精神紧张,从而使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持续噪音刺激下,一些种类的个体会出现行为紊乱,从而妨碍其正常索饵和洄游。

本工程营运期码头装卸机械噪声,主要是装卸机械噪声,噪声值69~95dB(A),不超过可压住鱼群发出的各种声音信号的110dB,因此,本工程运行期噪声对该江段鱼类的影响不大。

2.5环境风险影响

本工程件杂货货种主要以钢材、化肥及其他等货种为主,散货泊位以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及矿建材料为主,工程不涉及危险品货种的储运,并且目前码头装卸作业方式可确保输送货种事故落江概率非常小,因此本码头的事故风险主要来源为突发性船舶事故溢油装卸溢出入江事故。

本项目为交通运输项目,风险评价不同于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储运等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结合工程货运量预测,风险源仅为概率较低的船舶事故碰撞的溢油,发生事故后基本不会造成人员致死事故。发生溢油事故时,鉴于黄石市海事局和本工程配置了相应的应急设备,事故发生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可以在溢油到达取水口之前实施有效拦截,从而有效控制溢油对长江水污染,因此项目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max小于可接受风险水平,项目建设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3.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装卸、输送作业防尘措施:降低散货的装卸高度,卸船机落差点处、门机受料漏斗等部位设洒水除尘装置;对码头作业面进行冲洗;各段带式输送机全段采用罩盖密封,头尾部和皮带转接处装设洒水除尘装置。皮带输送部分加密封罩,对于不能设罩的皮带机必要时在机侧设一定高度的挡风板。上皮带设闭头罩和溜料管,下皮带设密闭导料槽;转运站设置洒水喷淋装置并采用密闭作业;大风条件下应暂停装卸作业。

道路及其运输防尘措施:对港区道路、码头作业面进行洒水作业。每天至少洒水两次,干大风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道路每天至少清扫1次;外运散货车辆必须使用篷布封闭。

汽车及装卸机械尾气防治措施:运输汽车及装卸机械等的汽柴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也是重要的废气污染源,一般采用加强运输的规划组织管理、合理规划行驶路线、选购油耗相对较低的运输车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无效做功,保持较好的路况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及装卸机械等尾气排放量。

船舶废气防治措施:优先选用功率大、转速快的发动机;选用含硫量低的优质柴油作为燃料,建设项目控制柴油的含硫量<0.8%;尽可能降低辅机运转负荷以减少耗油量;采用机内回用气措施,将排放的气体一部分重新进入排气管再燃烧;加快装卸作业的效率,缩短停靠船舶的在港等待时间,可在很大程度上较少停靠船舶的废气排放量。

3.2水污染防治措施

船舱油污水和船舱生活污水经收集后自行带走或接收船收集处理,不外排。机械冲洗废水、维修间冲洗废水经含油污水处理站(含隔油池及气浮单元)处理后,回用于机械冲洗水和维修间冲洗用水,不外排;码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处理站(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码头区内道路堆场浇洒;码头平台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此外,项目营运期间产生一定量的初期雨水,因其产生量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断性,为此,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将初期雨水收集于雨水收集调节池(码头区和堆场区各一个),经沉淀池自然沉降后回用于厂区内绿化及道路堆场浇洒。

3.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装卸过程中产生的装卸船只鸣笛、装卸设备及装卸车辆噪声,拟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1)选购低噪声高效的装卸机械和场内车辆;港区布置中,强噪声机械尽量安排在港区深部;充分利用距离衰减原理,合理安排港区办公室、辅建区。

(2)个别高噪声源强设备安装消声器,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3)加强机械、车辆和设备的保养维修,保持正常运行、正常运转、降低噪声。

(4)合理布置港区道路,交通路口处设置标志信号,使港内交通行使有序,减少鸣笛。

(5)通过在港界四周设置2.5~3m高围墙,并在南、北港界种植绿化带,同时严格按照《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发挥绿色植物降噪作用,确保居民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满足相关功能区划的要求。

3.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在港区和辅助生产区应分别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2)到港船舶生活垃圾由码头接收并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3)港区生活垃圾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4)项目沉淀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由专职工作人员定期清掏,分类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机修车间及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机油量为1.5t/a,隔油池油泥产生量为0.06t/a,统一收集存放,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统一处理。废机油及隔油池油泥(危险废物代码为HW08/(900-210-08))均属于危险废物,应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单独分类存放,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统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6)来自疫情港口的船舶,其船舶固体废物如需岸上接收,经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并进行卫生处理后,由海事部门认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船有偿接收并焚烧处理。

3.5生态防治措施

(1)加强港区绿化。港口建设后,应尽量提高港口绿化系数,美化港区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管理力度。建设单位应充分认识到保护洄游性鱼类和珍稀鱼类的重要性,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工作人员利用水上作业之便捕捞珍稀水生保护动物。

(3)加强对船舶含油污水以及港区生产废水的管理,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对船舶油污水和港区生产废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5查阅环境影响报告及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到民本矿业有限公司、黄冈市环保局局查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有关内容,公众同时可通过打电话、写信、发传真或邮件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索取信息,期限为自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6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包括当地环境质量状况、项目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项目选址合理性及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公众关心的问题。

7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新华;       联系电话:0713-6542467;

8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邮编:050051

联系人:赵工    电话:0311-68033128    传真:0311-83033191

邮箱:hbqz@sina.com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20日

上一篇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下一篇 武穴市腾龙湾橡塑有限公司各类发泡鞋类制品生产项目公众参与有关信息简本公示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