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土壤修复 正文

关于土壤(土地)修复的讨论

土壤修复 7.31k
关于土壤(土地)修复的讨论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建,原为城市工业区的有可能扩张成现有的城市商务区,原有工业区的土壤情况,成为如今难以处理的难题,国内有关土壤修复的也日渐城为新的环境保护课题,2009年,北京市出台了《地场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意味着,场地修复正式拉开序幕。先看两个地块修复的事例:
      一、武汉市赫山农药厂土地修复事例。
      武汉二环内,汉江南岸,一片梯形地块被围墙围起,这就是位于汉阳赫山的武汉农药厂原址。从高处俯瞰,围墙之内,条块纵横,片片斑驳,与周边高楼林立的景致形成鲜明对比。现在,当地政府正在付出巨大努力,修复这块受污染的“伤疤”。
      受污染难开发,242亩“珍稀”地块修复进度过半
      入秋时记者曾探访赫山土地修复施工现场。与现在不同,行走在各施工区之间的夹道上,阵阵农药味儿就扑面袭来。
      施工现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片土地污染物已经深入地下,在修复施工开挖以后,难免有气味散发,在冬天基本就没有了。
      记者在修复现场看到,这块土地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的区块,这些区块或有杂草,或挖成了大坑,或覆盖了薄膜。场地东侧,一排排用于生物化学还原的巨大白色塑料大棚耸立其间。在一个已经挖开的土地区块内,工人们全副武装,身穿白色的防护服,戴着头盔和口罩,正在装运污染土壤,准备外运焚烧。
      张琴说,这片正在修复中的地块占地面积约242亩,是原武汉农药厂厂区,土壤受农药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版图经历多年扩张,修复现场所在的赫山地块周边已有很多居民区,成了繁华地带。据媒体报道,2006年3月,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导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在退还开发商土地款之外,又赔偿了1.2亿元,收回了土地。
      武汉市环境保护局数次调查发现,这块地“病情”严重。2010年3月,经武汉市国土、环保、汉阳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综合调查研究,决定进行修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修复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体进度已近60%,预计于2014年5月底完工。
      污染深度最高达9米,七成污染土壤需高温焚烧
      对于修复目标,负责修复工作的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程斌介绍,该地块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以致癌风险10-6至10-5作为可接受风险水平,即风险概率相当于100万人中有1人可能因污染致病,这个概率比国内同类修复项目要低很多。
“为了弄清楚这块地的污染情况,我们辗转找到了农药厂的老工人,回忆当年的生产状况,并找到一份20余年前的厂区布局图。”张琴告诉记者,经过详细调查和勘探,最终确定赫山地块70%以上的区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总土方量达到29.68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即滴滴涕和六六六;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达9米。这些有害物质须尽快治理,以避免迁移与扩散,影响环境安全。
      “根据污染物特点及污染程度,赫山地块使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修复。”程斌告诉记者,地块内73%的污染土壤外运焚烧处理,剩下27%污染土壤在现场用生物化学还原技术进行处理。专家介绍,有机氯农药在水泥回转窑的高温条件下将彻底分解,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
施工现场的10多个塑料大棚就是生物化学还原的工作车间。记者在大棚中看到,约20厘米厚的污染土壤被均匀地铺在防渗膜上。一些褐色的生物化学药剂被掺在土壤中,翻土机会定期搅动、翻土。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每批污染土壤都需要经过三个周期即27天才可彻底修复达标。
污染容易修复难,赫山地块修复成本预计达2.8亿元
      “赫山地块的土地修复成本预计会超过2.8亿元。”张琴告诉记者。
      土地修复专家说,如果计算一下污染企业搬迁前共创造的产值,再对比土地修复的成本,可以看出污染对于土地价值的负面影响非常巨大。
据记者了解,造成这块土地污染的原武汉市农药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是从事合成农药及加工农药的中型国有企业,以除草剂、除虫剂、棉花病虫药等为主要产品。根据武汉市工业志的记载,武汉市农药厂从1960年到1980年稳定发展;1985年与汉口东风轮胎厂合并组建成武汉轮胎厂,但连年亏损,到1991年8月亏损高达3000余万元,1994年底破产;之后又组建为武汉南方轮胎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也不佳。2003年,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储了赫山地块。但由于毒地事件影响,土地开发戛然而止。  
      二、北京国贸CBD地区的广渠路
      过去三年内,与这片繁华世界一街之隔的一块土地始终荒芜——被白色围墙和蓝色铁皮层层围挡,一个巨型的大坑呈现在空地中央。晚上,周边小区高层的居民有时可以看到荒地灯火通明,运土车辆连绵不绝,然而一到白天,却一片寂静。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块“毒地”。
随着北京市化工厂搬迁遗留“毒地”问题的逐渐显现,善于诞生房地产界“地王”的东四环广渠路的标签或将有所改变——这里很可能诞生另类“地王”:修复造价空前的“消毒地王”。
“消毒地王”位于东四环与广渠路交会的大郊亭桥东南角,原址为北京化工二厂和北京有机化工厂(下简称“化二项目”)。据调查,这块受到严重化工污染的土地占地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其体量之大相当于130多个标准足球场。
经过3年的处理,化二项目的毒土已经基本清理完毕,未来包括中小学、托幼、社区卫生中心和敬老院的新住宅区将正式开工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下属的污染场地修复网披露,为了“消毒”,北京化工二厂项目各项污染修复的总耗资达到9.86亿元。这个项目的耗资不仅创下中国目前现有污染场地治理费用之最,在世界上也排名前列。

三、相应土地修复方法

以上目前是国内能够在相应的网站上找到的毒地修复情况的概况,其中,武汉市的赫山汉阳农药厂地址修复流程如下

土壤(土地)修复

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整个赫山地块修复依据原农药厂的平面布局结合土壤现状监测,被分为高风险污染土壤和低风险污染土壤两个部分,对于高风险污染土壤,只提供了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异地水泥窑焚烧处理。对于低风险污染土壤,采用两种处理方式,即原地生物化学还源法和异地水泥窑焚烧处置两种方式。而根据其相应的资料来看,该地块有73%的污染土壤外运焚烧处理,剩下27%污染土壤在现场用生物化学还原技术进行处理。专家介绍,有机氯农药在水泥回转窑的高温条件下将彻底分解,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也就是说,该地块的污染土基本上是完全被拿去异地水泥进行焚烧处置了。
        四、结语
        对于受污染的土壤,目前能够使用的方法可能也就两种,即焚烧处置、原地生物化学还原修复。因为目前受危险的污染土是否属危险废物,环境保护部门没有提出明确的结论,而《危险废物管理名录》中没有明确的界定,按照有关规定,是可以做《浸出毒性》来签别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但是由于受污染的地块一般面积大,采样情况复杂,无法根据某一点,或是某一批的浸出毒性来确定污染土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同时如果界定的危险废物后,就必须按危险废物转移相关规定来执行,大量的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同样会带来可以预见的环境风险,因此常用的处置方式是当作严控废物(管控废物)进行管理,焚烧一般也只能采用水泥窑进行协同处置,至于用其它的焚烧炉或是危险废物焚烧厂来进行处置,因为量大而不具备相应的可行性。而原地的生物化学还原修复的效果,则有待考证。

上一篇 WORD: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上,中,下)
下一篇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