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管理常识 正文

1949年至2013年中国人口相关数据

管理常识 9.88k

以下数据来自《中国政府网》数据中心:

1、总人口统计: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2013年的13.6072亿。

2015-05-14_163906.png

2、性别比例:

1949年,男性人口占比为51.960%,女性人口占比为48.040%,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人口3.92%。(有统计数据以来偏离最远的一年)

2013年,男性人口占比为51.243%,女性人口占比为48.757%,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人口2.486%。

1996年,男性人口占比为50.822%,女性人口占比为49.178%,男性人口比例高于女性人口1.644%(最接近平衡的一年)。

2015-05-14_163848.png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此指出生后至死亡)的性别比。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目前的人类二级性别比大约是105位男性对100位女性。而生物学上的性别比,则是以族群中雄性所占比例来做定义。

3、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比:

0-14岁:从1991年至2013年,由27.710%下降至16.410%。

15-64岁:从1991年至2010年,由66.30%上升至74.530%,再至2013年,下降至73.918%。

65岁:从1991年至2013年,由5.99%上升至9.672%。

2015-05-14_163632.png

4、人口死亡率:

从1949年的20‰下降至2013年的7.16‰,其中1960年最高为25.43‰。

2015-05-14_163748.png

 

人口死亡率:某一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数之比率为该地区人口死亡率。人口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规模的人口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因此在死亡率为 9.5 的 10 万人口中,表示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 950 人。

5、人口出生率:

从1949年的36‰下降至2013年的12.08‰,其中1960年最高为25.43‰。

2015-05-14_163810.png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总的来看,非洲、西南亚、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数国家均>40‰;其次是东南亚、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出生率为20~29‰;再次是欧洲与北美洲、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其人口出生率为14‰~20‰;最低是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人口出生率低于13‰。以国家为单位,人口出生率>50‰的国家都集中在非洲,其中有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卢旺达和肯尼亚等国;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国家都出现在欧洲。例如,人口出生率<10~12‰的国家有德国、丹麦、意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中国为东亚国家)。以上事实说明,高出生率集中在低纬度地带,尤其是热带和副热带;而低出生率则集中在中纬与高纬度地带。如果把人口出生率与人口密度的分布相对照,则可以看到,人口密度比较高的西欧、日本,其人口出生率反而比较低;而人口比较稀少的非洲、西亚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相当高。

6、人口自然增长率:

从1949年的16‰下降至2013年的4.920‰,其中1960年为-4.57‰,1963年为33.50‰。

2015-05-14_163705.png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

上一篇 短线狙击手-序
下一篇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书评九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