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政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报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释义]本条是对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和禁止为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后,颁发资质证书,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评价范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并对评价结论负责。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的资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六...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实施后,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告审批机关。发现有明显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释义]本条是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的规定。一、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编制过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释义]本条是对规划的审批机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作出决策前,应当先由人民政府指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参加前款规定的审查小组的专家,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在报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并附送审批机关审查。未附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释义]本条是对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审查的规定。一、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要在对规划实施后可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但是,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编制机关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2003版-第十条

    第十条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释义]本条是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的规定。一、依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