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办公室碰见一位故人,就聊了聊当的环境评价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该如何发展?
一、关于环境评价工程师考试的方向
200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始,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了,感觉没有明显的变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还是那么几家?唯一不同的注册环境评价工程挂证的价格,已从当初的05年3万一年续签三年升到如今的5万一年,续签三年。反应了环境评价工程师的需求还是需大如求,否则注册环境评价工程师的价格不会上升得这么快。不知这个挂证价格的上升究竟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总是感觉到这个方向是有些偏了。
二、关于甲乙级单位的行业定位及在实际环境评价工作当中的地位的问题
从制度上看,甲乙级单位应该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别,都是有资质的环境评价单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甲级和乙级单位差距很大。甲级单位一般都有很多项目可以做,不用担心业务量,特别是省院一级或是一些比较牛X的甲级评价单位,他们只不过是他们公司的一个配角,他们可以选项目,跟企业业主有谈判的余地。而对于乙级单位来说,基本上没有谈判的余地,他们一方面业务量不足,要拉业务量,别一方面,要面对管理部门,尽量要求项目做的时候比较顺利,而不至于被专家们批得太惨。所以乙级单位能平安的把项目做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三、关于环境评价的范围的讨论
从现有的评价或是环境管理部门要求来看,从原来的广泛讨论的产业政策、规划、土地、措施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本来就很广泛的领域,更有扩大范围的趋势:如社会风险评价、地下水评价、土壤修复等。真不知评价这个行业将来要做什么?或是会做成什么样子?连管理部门自已都不明白的或是把握不了方向的,要根据评价单位的论证来指明方向,觉得很是郁闷。
四、关于环评收费的问题
环境评价收费标准一直在沿用计价格2002年的125号文,姑且不说当时的评价收费的标准是高还是低,已经沿用了十一年的收费标准,在去年还是前年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时,被发改部门的一纸对于“环境影响较轻的行业,在最低价格的基础上下浮20%”的公文给打破了,企业还是在反应,环评费用过高,我们自已都弄不明白,2002年的那个125号文,用了十几多年,企业还在反应评价费用过高,也就是说,当年出这个标准是费用就很高了。以至用了十一年后,价格还有下调的空间,我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新增地下水和土壤监测,这两部分的监测费用,已经高的离谱了。也不知该如何讨论。
五、环境评价该如何走?
环境评价(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是指因建设项目环评,英文缩写EIA,即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对策和措施。
上面的一段说说得很明白,就是项目建设以后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止的对策和措施。结果硬生生的被我们做成了如今的这付模样,估计没多少人能弄明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