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公众参与 正文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

公众参与 3.88k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的相关规定,现将沁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进行公示,公开本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名称及概要
  1、规划名称
  沁河流域综合规划
  2、流域概况
  沁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13°30ˊ,北纬35°~37°,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霍山南麓的二郎神沟。流经山西省沁源、安泽、沁水、阳城、晋城等县市,至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出太行山峡谷进入平原,下行90km,经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县南贾村汇入黄河。河道全长485km,其中河南省境内河长90km,占全长的近五分之一,流域面积13532km2,约占黄河三花间流域面积的32.5%,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8%。
  3、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沁河流域,包括山西、河南两省16个县(区),流域面积13532km2。其中山西省面积为12304km2;河南省面积为1228km2。见沁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沁河流域范围示意图
  4、规划主要任务
  根据流域自然资源特点、战略地位、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沁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
  (1)调查流域的治理现状,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
  (2)提出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防洪、水力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等规划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和治理开发目标;
  (3)分析评价水资源,提出沁河流域的水量配置方案和向外流域调水的工程规模,提出主要控制断面适宜和最小的下泄流量及水量要求;
  (4)提出沁河下游防洪工程标准、防洪工程体系和主要措施,分析提出沁河上中游主要防洪对象防洪标准和防洪工程布置原则,提出流域防洪建设规模,对流域内的山洪灾害提出主要防治措施,提出病险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和治理措施;
  (5)提出流域水生态保护目标,研究提出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和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提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对策建议;
  (6)分析干流和主要支流水电梯级的工程布局,拟定开发规模;
  (7)研究提出流域综合管理的控制性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建议;
  (8)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5、规划主要内容:
  (1)流域治理现状调查评价;
  (2)以提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防洪减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措施的总体布局为重点的总体规划;
  (3)以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供需分析、水资源配置、节水规划以及城乡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4)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为重点的防洪规划;
  (5)以建立沁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为核心的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规划;
  (6)以流域水能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水能开发规划;
  (7)水土保持规划;
  (8)流域综合管理规划;
  (9)环境影响评价。
  二、规划编制组织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规划编制组织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 编:450003
  联系人:杨慧娟
  电 话:0371-66022247
  传 真:0371-66025847
  邮 箱:yanghuijuan@yrcc.gov.cn
  三、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9号
  邮 编:450003
  联系人:郑小康
  电 话:0371-66023614
  传 真:0371-65978156
  邮 箱:xk.zheng@163.com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评价内容
  1、工作程序
  分析《沁河流域综合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国家总体规划及区域规划的协调性。结合流域环境现状的初步调查结果,识别规划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现状的分析、调查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等的综合影响,从环境角度进行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针对存在的环境不利影响,提出合理的规划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以及监测和跟踪评价计划。
  2、主要工作内容
  (1)规划分析;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4)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7)公众参与。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内容包括:
  (1)您对该规划的态度?
  (2)您认为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如何?
  (3)您对当前流域环境问题的看法?
  (4)您认为该规划的实施对流域环境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能否接受?
  (5)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所关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6)您对规划实施及环保措施的建议是什么?
  (7)您对本规划的实施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10日内。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以书面形式,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意见反馈给规划编制组织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或环评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一篇 2013感动中国颁奖词
下一篇 三坊七巷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