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回监测站
在外招商引资一年后,先后去了深圳、珠海、北京和东北,做了自已想做的事情后,单位因为有事情,在2013年10月份时,又从东北返回了原单位,继续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所谓的“副站长”,这个时候,因为监测站的人员充实了,偶又去接触了另外一个行业:环境评价,这或许是我让偶入错行,或是最复杂的一个行业。最刚开始时候,因为在站所合一的单位做,做评价也就是拿着前辈们的报告书(表),认真研究后,一本一本的编,还有些时候,是用手写的报告书(表),现在看原来写的报告书(表)有些时候觉得自已还是有些进步。2004年的时候,去评估中心,考了个上岗证,算是正式的从事这个行业了。典型事件:
一、第一分环评报告:现在都不记得那多年前是怎么做报告书或是报告表的,只知道那个时候,很认真。记得做第一本报告书时,一是本城市道路改造升级的项目,认真的和不少人效流了,同时也认真做去看了现场,那个道路改造升级工程,涉及很多条路,一条一条的去看和核实现场和环境保护目标,再一条一条的去进行现状监测,同时还做了很多公参。现在看那分报告书,一样觉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第一分枪手的报告:其实也不能说得难听,那个时候,做环评也有一两年了,后来,有些一次帮人应急,是份化工类的报告书,有些难做,前后忙忙碌碌的搞了近两个月,反复跟业主方沟通和核实,后来上会了,不会碰上几个较真的专家,第一分帮人做的报告书,让几个专家从八点一直审到十二点,提了近二十条意见,弄得我当时挺不好受,可是,经过这一次评审以后,后面到是任何时候都不在着急了,再做任何项目的环境评价,都担心了,反正是觉得,总不会比第一次差吧。呵呵。
三、监测生涯:监测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基层的环境监测人员,普遍待遇偏低,而且在企业的眼里,地位也不高,成天的搬着仪器,跟着监察大队,进行现状监测,有些时候状况好点的就是进行竣工验收监测和环评现场委托监测,因为这个时候,是业主主动的,可能稍微态度好点。也很危险,我们这边建材企业(水泥窑)等多,以前,立窑水泥企业多的时候,我们每年都在上那高高的立窑排气筒,灰尘特别重,而且温度特别高,一脚下去的,灰尘基本上能够把鞋给没了。监测教材上的讲的所谓的监测平台,几乎是没有,要么临时找个东西支撑着,后把烟枪插进去的,高度够的话,烟枪可以平拿,高度不够的话,烟枪就得举着,那样,累得人够呛,而且温度又高。随着环保工作越来越受重视,环境监测人的状态,也慢慢的改善了很多。
在监测站一直工作到前几年,偶然的机会,我换了工作岗位,到如今的污防科的位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