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行在路上 正文

我的环保生涯二(转)

行在路上 3.88k

三、初入环境监测站

在经历了一年的乡镇环境监察生活后,1999年年底时,回到了市里,跟局里的领导讲了一下,2000年,回到了监测站,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为什么叫初入环境监测站,因为这是第一次进环境监测站。记得当时,监测站也不大,人也不多,因为大学是学化学的,做实验也没有什么问题,觉得做实验应该好些。当时的环境监测站,主要是从事监督性监测工作,还要收环境监测费。每天在实验室里的忙碌着,做化学需氧量、氨氮,有空的时候,再钻研一些在简陋的条件下不能做的,自已去改变《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中的一些监测方法,看能不能做出结果来,到也有些成就感,再就是跟着站里的人出去进行现场采样和现状监测。

每次出去现场采样,当时监测站没有车,都是用局里那个万山的小型客车,中间不知是那一年,我们一组四五个人,坐着车出去进行现场监测,刚从一个企业出来后,车晃晃悠悠的在开着,在经过一个拐弯后紧跟着下坡,我们眼看着对面来了辆车,而我们的车却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我们都在惊呼,我们的司机也没有吭声,下坡好远,车才停下来,我们大家都下车了,看大家都安全了,我们司机师付才说,我们出来的时候,车刹已经坏了,我没有告诉大家。我们都不禁愕然,车没刹,居然在外开了一天。自那次以后,我们每次再出来时,都会笑问师付:这回车刹不会再没用了吧。

就这样,慢慢悠悠的,一直工作到2012年底,可能是天生的不稳定的性格吧,2012年底的时候,我离开了环境监测站,投入外出谋职锻炼的队伍中去了。

四、外出谋职锻炼

2012年底,市里开始组织优秀青年干部外出谋职锻炼,或是叫招商引资吧,当时的条件很优越,因为一直在监测站呆着,也没有什么前途,便报名了,记得当初市里的政策是:在党校培训一个月,学习计算机技能和驾驶技术,后2013年元旦节市里统一开欢送会,外出谋职锻炼。当年,局里一共有四名同事报名了,三个男的一个女的,2012年12月,我们四个人跟市里其它的各单位初调的共计一百名所谓的青年干部,上午在党校培训,下午在汽校学习驾驶技术。经历了一个月的学校后,我们这些人顺利的拿到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计算机二级证和驾驶证(B照),如今叫A2照,现在想起来,那些时候,拿驾照真的很容易,不象如今这么难。我们的路考都是随便过一下,就行了。

2013年元旦左右,市里召开欢送会,我们这些人开完后以后,市里统统用车把我们送至我们市的出口,然后让我们下车,意味着我们外出谋职锻炼的生涯正式开始。

记得当初,我是跟我们单位的另外一个同事,在农历年底时,一起去了深圳,去了深圳,我们住的地方都没有,就借住在我那个同事的表弟那里,记得我们当时在深圳福田的一个城中村吧,三个人住着。那一年的谋职,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任何事情,还得须自已努力,否则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2013年,或许,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年除了独自在外,还非典了!

2013年的元旦节后,农历新年以前,我跟我们单位的另一个同事在深圳一直找工作,那个时候,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在外,身不由已,因为农历新年以前,正是深圳放假时,许多单位都不再招人了,我们每天辗转于各大人才市场,一直找到工作找到腊月的29日,还没有找到工作,无可奈何,只好放弃,后租住的小房子,等着过新年。深圳真是一座移民城市,平时,在公汽上都是讲普通话的,到处公交车上都是人,可是到了年底,公交车上冷冷清清的,再也没有多少人了。在外的游人们,都在回家过新年了,那年我没有回家。

谋职锻炼的典型场景:

1、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那个时候,没有钱,只也不敢乱花钱,当从深圳的世界之窗、锦乡中华过时,那个时候的票价是75块钱,我跟我的同事,咬着牙,沿着深南大道(印象中,不知有没有记错),从世界之窗的门口一直走,隔着围墙看了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当时想,等将来有钱了,我一会再回来看这两个地方,十几多年过去了,我却没有再重回深圳,也没有再进去这两个地方。

2、深圳的各大公园。各大公园中,便有如今的很出名的莲花山公园,记得还有一个荔枝公园。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我跟另外一个同事也没有钱,深圳新年的时候,天气很好,人才市场又不开门,我们没有事情可以干,只有到各大公园去晒太阳,边晒边打朴克牌,输了就做俯卧撑,几乎走满了深圳的很多公园。很遗憾的事情是,深圳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玩的地方都没有去过,就是看人多,感受着人多和现代。

3、第一次坐海船。2013年农历年过后,在深圳没有找到工作,后被一家深圳人在珠海开的公司聘用了。至如今,我还记得,我应该感谢那家公司,去那家公司去面试,要从深圳坐船去珠海,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坐海船不记得从那个港口出发。坐在船上,看着大海,感觉人是如此小,任何人,在大海面前,都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上一篇 我的环保生涯一(转)
下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煤炭采选工程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