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回忆真题集锦
—— 第四科目: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回忆版)
( 题目为网络回忆版非标准原题,仅供参考 )
第一题:铁矿开采
拟建生产规模8×106 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水,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取浅层地下水。采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生产工艺:采矿——选矿——精矿外运。开采区域以耕地为主,周边植被为林地、草灌等。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涌水12500 m3/d,用泵疏干送选矿厂。矿厂年排尾矿3.06×104 m3,尾矿属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000米沟谷内,东西走向,汇水面积15平方公里,沟底有少量耕地,两侧生长灌木,有一自北向南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过,河流沿岸为耕地。沟口附近有20户居民的村庄。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高55米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坝,最终坝高140米,下设渗水收集池,渗水、澄清水回用生产,不外排。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安全,生产运营时坝前保持滩长>100米的尾矿干滩。
问题: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
第二题:公路改造
拟对某连接A、B市的二级公路改扩建。该公路2002年通车,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多处村庄、学校,公路跨X河、Y河。跨X河桥梁下游3公里处为A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Y河为Ⅲ类水,改扩建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公路,部分路段废弃。仍在相同位置跨X河、Y河,水中设桥墩。新建1处服务区和2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问题:
1、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4、为确保运营期饮用水源安全,对跨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5、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耕地的措施。
第三题:水利枢纽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平方公里(耕地263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47公顷),临时占地239公顷,基本农田50公顷,其余为林、旱、灌草地。工程需搬迁安置移民2700人,分5处安置。生产安置3960人。土地平衡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0公顷用于补偿。
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有某一种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集中产卵场。
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哪些问题?提出国家二级野生植物保护措施。
4、按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5、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四、油田验收
依托现有联合站新建一片油田,设计年产油3×105吨,原油通过新建70公里管线输送至联合站。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 t/h燃煤供暖炉,1用1备。预留新建1个5×104立方米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 t/h燃气伴热加热炉。所用天然气不含硫。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新管线有5公里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1公里外有稀疏胡杨林。环评中生态评价范围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米。环评批复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注意复绿,联合站不增加SO2排放总量。工程拟申请环保验收,环保设施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达2×105吨。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种有变化。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公里的管线处在建设阶段被划入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问题:
1、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文件及其批复所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开展什么工作?
五、工业类
年产电子原件144万件,生产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厂房高12米。喷涂烘干车间单件产品二甲苯产生量为5克,二甲苯废气净化效率80%,排气量9375 m3/h,排气筒高15米。废水处理情况见下表,处理达标排入厂南1公里的小河。二甲苯排放国标:15米高。
项 目 废水量(m3/h) COD
(mg/L) 磷酸盐 (mg/L) 总镍(mg/L) 六价铬(mg/L) pH
生产车间预处理 阳极氧化废水 70 200 30 0.2 0.1 9
化学镀镍废水 6 450 30 4 0.2 7
浮装废水 1 0 6 2 20 3
电镀废水 3 70 10 0.9 2 3
污水处理站出口 80 ≤60 ≤0.5 ≤0.5 ≤0.1 7.7
国家排放标准 --- 100 0.15 1 0.5 6~9
问题:
1、二甲苯排放是否符合?说明理由。
2、计算污水处理站进水COD浓度和COD去除率。
3、指出本项目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4、本项目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哪几方面的现状资料?
六、热电厂
西北地形平坦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A热电厂现有5×7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发电机,SO2现状排放量1093.6t/a。拟淘汰现有锅炉,新建2×6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发电机,年运行5500小时,煤含硫0.9%,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90%,180米烟囱直径6.5米,标态烟气量424.6m3/s,出口温度45度,SO2排放浓度200 mg/m3,NOx排放浓度400 mg/m3。关闭市内小锅炉减少SO2排放362.6 t/a。
估算,新建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1057 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098米,NOx的D10%为37000米。
在停用检修期,某敏感点X处SO2小时监测0.021~0.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X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0.065mg/m3。
本地城镇建成区北部有地下水源,项目15公里外有中型水库,本市城市污水厂处理排水8×104m3/d。
SO2二级小时国标是0.5mg/m3,NO2二级小时国标是0.24mg/m3,本项目外派NOx全部转化为NO2。
问题:
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2、判定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和D10%。
3、确定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4、计算X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
5、给出供水水源的优先顺序。
七、化工项目,VCM生产
某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和烧碱。为使离子膜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设置三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于重大危险源。
由最初的利用原盐电解生成的氯化氢,在氯化汞催化剂作用下,与乙炔作用生成聚氯乙烯。
问题:
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大气监测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八、垃圾填埋场
题目略……
厂址符合要求,满足防渗要求
问题:
1、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恶臭的主要污染因子。
3、除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设施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4、给出生活垃圾贮存、生活垃圾输送过程中控制恶臭的主要措施。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第四科目: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回忆版)-2009年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
相关文章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