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电子期刊 正文

绿思九期-由吃石鸡想到生态、环保与害虫

电子期刊 4.05k

由吃石鸡想到生态、环保与害虫

作者:点源扩散

作为环保的工作者,尽可能的做到一些职业素养,是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职业嗅觉。

吃田鸡。

小时候,吃田鸡,味道很不错。到了大学就不吃了,但是温州的几个同学,竟然可笑的说,田鸡不是青蛙,是可以吃的。于是,翻了字典,田鸡:青蛙的俗称。所以,也不吃了。

吃天鹅。

过年的时候,远方亲戚1500元买了一个天鹅,我没吃,因为是保护动物。

吃中华鲟。

有客户请客,中华鲟,我说是家养的吧,他说是野生的,我也没吃。(TMD,估计是养的,来骗老子,害老子出于精神道义不能吃。)

吃石鸡。

前天去逛了菜场,田鸡是偷偷摸摸的卖的,石鸡是名正言顺卖的,可能石鸡是家养的麽?

所以,后来,我也吃了一份。

吃麻雀、野鸭。

麻雀是害虫,于是吃了,后来就后悔了,麻雀是害虫,只是吃了些稻米,它也吃虫,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才是害虫。

吃野鸭,野鸭不是保护动物,就吃了,后来以后悔了,一是禽流感时期,还是在安徽吃的,二是野鸭是野生动物

于是,想了一个问题,环保的工作者吃甚么,比较合理呢?保护动物还是野生动物?

想想应该是 不吃野生动物,但是造成灾害的野生动物除外。

1、保护动物是动物界考虑的事情,这是个基因多样性的问题,当然是在生态的范畴内,生态是环保的范畴内。

2、野生动物是在某一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那么对该野生动物进行过度捕杀,必然造成食物链出现改变,或是下级动植物过度生长,或是上级天敌减少,或是更加疯狂的改变,甚至整个系统颠覆。

例如,湖南老鼠灾难,是因为缺少猫头鹰的缘故。

3、造成灾害性的野生动物,例如某地区的野猪泛滥,鼠灾、蝗虫等等,典型的就是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

4、还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动物植物需要与人类保持必要的生态关系,例如小龙虾,当将小龙虾引进国内的时候,人们开始担心小龙虾的生长繁殖速度对生态的影响,万万没有想到,它们还没有生长,就被我们煮熟了,吃空了,十八香小龙虾啊,小龙虾。

甚么叫害虫,甚么叫益虫。

1、有一定数量、生活习性的保持生态链的稳定的动物植物都叫益虫,  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数量,青蛙之所以太少,所以,蚊子太多,苍蝇也太多。

2、在一定数量、生活习性的对生态造成破坏,对人类生活造成破坏的,例如水葫芦,蝗虫,当然啦,最大的害虫就是那些POHAI生态的人类。

3、破坏生态叫害虫、保持生态叫益虫。



原文出去:http://bbs.65et.com/thread-29973-1-1.html

上一篇 绿思九期-正确的环保观念之探讨
下一篇 大庆市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定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