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报告
从10月18日起,市区和周边县(市)持续出现空气污染。其中,18日为重度污染,19日、20日为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21日1时达到最大值,为1146微克/立方米,日均值超过国家标准近7.6倍,主要原因是受近期气象因素影响,周边农村秸秆大量焚烧和市区燃煤锅炉集中启炉产生污染所致。针对以上情况,市环保局紧急启动内部应急预案,集中在道里区通达街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应对工作。
20日晚至午夜,刘忻同志出差一下飞机就马上到应急指挥中心听取情况、研究部署应对措施;林铎书记于21日凌晨与刘忻同志通电话做出重要指示;希斌市长也指示云凌和刘忻同志迅速召开会议部署并指导应对工作;市环保局全员出动、昼夜排查秸秆焚烧和查处燃煤锅炉污染源;到21日5时呼兰、阿城2个相对最高污染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21日早晨,市教育局紧急通知中小学校停课,市环保局、交管局联合上路禁止不达标车在市区二环内行驶,21日上午市政府紧急下发制止秸秆焚烧工作通知。以上这些措施,对于紧急缓解空气污染和交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1日上午,云凌、刘忻同志在市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院士研究部署应对工作。一是减排。市政府紧急通知要求近日一律禁止秸秆焚烧,市区内禁止焚烧树叶、垃圾;对所有锅炉消烟除尘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核对锅炉型号和使用煤炭种类的适合性,限期整改和严厉处罚违法行为;紧急采取公务用车减少20%硬性措施,对环保不达标车辆二环内限行;严格控制“三堆”、建筑及拆迁等扬尘污染。二是减害。交警部门完善路上交通设施,全员上路执法,高速公路该封闭的封闭,没有封闭的加强管理;卫生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下疾病预防、发病治疗等基本医疗知识宣传;宣传部门采取电视台滚动字幕播出、报纸和手机短信宣传等方式,将重污染天气形势、市政府工作措施及成效及时予以发布。
特此报告。
哈尔滨市环保局
2013年10月21日
央广网哈尔滨10月22日消息(记者乔仁慧)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我国东北三省地区仍然受重度雾霾的侵袭,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今天白天黑龙江大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仍然不足200米,其中哈尔滨市早6点到8点能见度已经不足20米。
今天黑龙江省气象台继续发布了大庆南部、哈尔滨、伊春南部、佳木斯西部、七台河大雾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两小时能见度小于50米,其中哈尔滨、大庆南部同时伴有霾,哈尔滨气象台今天早晨8点也继续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未来三小时哈尔滨部分地区有大雾能见度小于20米,请民航、交通行车注意安全减少外出。
今天哈尔滨市中小学再次停课一天,高中正常上课,但是要停止一切户外活动。由于雾天能见度低于50米,必须要封闭高速路,哈尔滨的环城高速、京哈高速的黑龙江段、哈牡高速、哈同高速四条高速公路在昨天晚上5点再次全线封闭,哈大高速的主线目前正常通行,但是要限速40公里,通往环城高速的各匝道口实行交通管制,也请途径的车辆服从交警指挥。
央视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天11点30分,受雾霾持续影响,哈尔滨机场400余架次航班取消,近5万人出行受影响。机场已对滞留旅客进行安置。目前哈尔滨机场能见度仍不足100米,还无法确定开通时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