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环境新闻 正文

如何看待环保部:持续3天重污染将问责主要领导,

环境新闻 3.35k

看到以下新闻,在想,如何看待环保部的持续3天重污染将问责主要领导。有几个疑问:

一、持续三天重污染,是不是指由环保部门发部的空气质量污染指数来确定的级别。

二、问责主要领导,这里的主要领导,比如京津冀,京、津这两座城市的主要领导是???冀,下面有很多城市,每座城市的主要领导是谁?

三、问责怎么问?是不是问责了主要领导,就能解决问题了。

担心的事情,就是环保问题,本来就很复杂,直接关系社会和民生,简单的一句问责,就有环境污染问题解决掉吗?

京华时报与马军的对话,或能看出这句话的意思:

1、京华时报:目前北京包括京津冀地区连续3天重度污染出现的比率能有多高?

马 军:这取决于所谓的重度污染是什么程度,如果按照目前的空气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00才算重污染,超过300算严重污染,对北京而言连续3天达到重污 染的情况也并不容易,今年只有前三个月北京出现重污染天气较多,从全国来看前三个月重污染天气占到13%,但是否连续出现并没有准确数据。

2、京华时报:“3天问责”规定在治污工作中有哪些实际意义?

马 军:治理雾霾从长期看还是需要减排,排放量过大是产生雾霾天的主要原因,这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天气因素是人为控制不了的,比如低气压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天 气出现,不能人为地改变。减排也分长期减排和短期减排。长期减排就是我们做的压煤、总量控制等,短期减排就是现在预测到即将出现不利于空气扩散的天气,就 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排放、工地扬尘、运输车辆,工厂暂停生产、禁止焚烧、机动车限行等等措施就要提前布置,有效实施。如果三地可以在这方面联动同步,应该 说对控制雾霾产生还是会有效果的。这应该是这个规定的意义,让地方领导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不能等出现雾霾天了再应急。

3、京华时报:若京津冀其中一地把该做的措施都做了,但受周边城市污染情况影响,出现了连续3天重度雾霾,领导是否也会被问责?

马 军:这个将来操作起来应该比较复杂,各地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也要借助监督,监督的根本是公开。公开三地最大的污染源,实时发布,让公众看到,是不是在重度 雾霾天里这些企业还在排放。国控重点污染源北京占10个,天津31个,河北288个。按照环保部要求,9月这些单位就要公布日均值,明年要按小时公布,这 对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如果领导不想被问责,就应该推动这些信息的公开。

近日,环保部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会。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会上指出:今冬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领导,将依法问责。

京津冀今冬重污染天可能性增大丁向阳表示,今年冬季即将来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可能性日益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着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打好今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攻坚战。

他提出了5个方面措施,包括因地制宜地做好各项预防和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和预警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有保证,具体要求省、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并按照各自应急预案分别采取应急措施。相关单位按要求停产、停工、限产、限排。还要强化执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监督检查工作。最后要增强公民的环境意识,形成“同呼吸共奋斗”社会氛围。

一、问题突出地区将实行环评限批

丁向阳表示,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签订目标责任书,认真实施“一把手”负责制。

环保部将定期检查、调度,对干预、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严格追究责任;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和企业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依法实施问责。

如果企业有偷排偷放、屡查屡犯行为的,将依法责令停产关闭,对企业法人按照最新司法解释依法追究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对应急响应时期的各项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上限处罚。

二、“要让老百姓看到治污希望”

丁向阳说,今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一定要见到实效,“要让老百姓看到治理大气污染的希望”。同时要理顺关系,建立国家协调督导、各省(区、市)统筹组织、城市负责实施、单位具体落实和全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他同时说,国务院将在明年初对各省(区、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限批措施不影响全国油品供应

另外,记者了解,此次环保部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石油集团采取的限批措施,针对的是炼油板块的新、改、扩建设项目,不涉及2012年底已经建成的4.18亿吨炼油能力,也不涉及全国的5.75亿吨炼油能力。限批对在建的3950万吨/年的能力没有影响,不会影响目前约6亿吨的全国炼油能力和油品供应。

四、中石化:未来3年将投228.7亿治污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中石化接受环保部的考核意见,服从处理决定,将积极整改,未来3年将投资228.7亿元实施803个环保治理项目。吕大鹏表示,尽管石化企业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一般实施污染物减排改造,需选择在生产装置停工检修期间(炼油化工三四年停一次)进行,且部分老企业环保设施落后,集中在一两年内完成难度较大,但无论什么原因,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是中石化应尽的社会责任。

中石油:将严格考核下属企业减排

中石油集团公司表示,对于环保部的考核结果,中石油高度重视,对照环保部的考核指标和有关要求,督促并帮助相关企业整改,实施污染减排工程挂牌督办,严格污染减排审核,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考核力度,对下属企业污染减排指标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

五、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不想被问责就应推动污染信息公开

京华时报:目前北京包括京津冀地区连续3天重度污染出现的比率能有多高?

马军:这取决于所谓的重度污染是什么程度,如果按照目前的空气标准,空气质量指数超过200才算重污染,超过300算严重污染,对北京而言连续3天达到重污染的情况也并不容易,今年只有前三个月北京出现重污染天气较多,从全国来看前三个月重污染天气占到13%,但是否连续出现并没有准确数据。

京华时报:“3天问责”规定在治污工作中有哪些实际意义?

马军:治理雾霾从长期看还是需要减排,排放量过大是产生雾霾天的主要原因,这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天气因素是人为控制不了的,比如低气压等不利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出现,不能人为地改变。减排也分长期减排和短期减排。长期减排就是我们做的压煤、总量控制等,短期减排就是现在预测到即将出现不利于空气扩散的天气,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排放、工地扬尘、运输车辆,工厂暂停生产、禁止焚烧、机动车限行等等措施就要提前布置,有效实施。如果三地可以在这方面联动同步,应该说对控制雾霾产生还是会有效果的。这应该是这个规定的意义,让地方领导提前做好准备,积极应对,不能等出现雾霾天了再应急。

京华时报:若京津冀其中一地把该做的措施都做了,但受周边城市污染情况影响,出现了连续3天重度雾霾,领导是否也会被问责?

马军:这个将来操作起来应该比较复杂,各地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也要借助监督,监督的根本是公开。公开三地最大的污染源,实时发布,让公众看到,是不是在重度雾霾天里这些企业还在排放。国控重点污染源北京占10个,天津31个,河北288个。按照环保部要求,9月这些单位就要公布日均值,明年要按小时公布,这对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如果领导不想被问责,就应该推动这些信息的公开。


上一篇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档案材料明细-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的COD削减量
下一篇 从百度索引量看网站建设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