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喊着前进、改革,而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又改变了多少?
昨日上午9:30,武昌工学院。四川籍新生小邓(化名)拖着一个大蛇皮袋子,面色苍白地走到新生报到点。辅导员朱靓看情形不对上前询问,才得知小邓是饿着肚子来报到,路上30个小时粒米未进。朱靓赶紧给她买来一份8元套餐,小邓红着脸、低着头、噙着泪吃完了这顿“早中餐”。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正值生长期的女孩求学途中忍饥受饿?楚天都市报记者深入了解,发现背后是令人心酸的故事。
整整两天未进食靠两瓶矿泉水哄肚子
小邓来自四川巴中,是武昌工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新生。报到时,她穿着一件不合身的白衬衫和一双很旧的运动鞋。记者注意到,白衬衫明显小了,紧绷在身上。小邓说,穿了不少年头,这已是她最拿得出手的一套行头。
“为什么路上不吃东西?”记者的这个问题,让小邓沉默了好一会儿,许久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想撑到中午再吃。”在记者的一再询问下,她告诉记者,从家里只带了400元来校,买完生活必需品,只剩下150元,“这是我这个月的伙食费,只能省着吃了。”
小邓说,她12日清早5时从家中出发来汉报到,路上辗转了两天。昨日早晨到达武昌火车站。路上整整30个小时粒米未进,全靠从家里带的两瓶矿泉水撑着。
弃婴回报养父母暑假打工给养母治病
小邓如此贫困,系事出有因。从小被遗弃,养父母身体和经济条件都不好。“养父因车祸不能下床,养母有糖尿病,靠低保生活。”小邓说,她从小就听别人讲,当初养父母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收养了她,“二老现在都60多岁了,我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
懂事的小邓,平时包揽了做饭洗衣等许多家务活,这个暑假,她在同村人的介绍下,跑去上海做快递员。8月中旬,上海连续多日都是38℃左右的高温,为了多挣一点钱,小邓每天要送四五家公司的快件。连续烈日下的工作,她的脸和胳膊都晒脱了皮。有一次“超负荷”送件经历让她记忆犹新。8月底的一天,她领到的最后一个派件是8个9斤左右的大蜜瓜。她在烈日下走了半个小时,才找到目的地,瓜送完人已累瘫在地,“第二天起床后双手都是僵的。”对这些,小邓从未喊过苦。
小邓在上海打工期间的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汪学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小邓非常吃得苦,总是要求多派活给她,“听她说想筹钱为她养母治病,让我挺感动的。”两个月下来,除去生活费,她攒下了4000元,全部交给养母治病。“看着妈妈的病有好转,我觉得一切都值。”小邓说。
对于小邓所述,武昌工学院学工处处长郭明坤昨日多方联系核实,情况属实。
来到大学第一天拿起电话先找工作
昨日上午10时35分,辅导员朱靓带小邓到财务处缴纳学费,小邓显得十分不安。她悄悄告诉朱靓,自己身上只有8000元的助学贷款单,而交清学费还需要2175元,“我可不可以先打张欠条?”校方经过协商,为小邓开了绿色通道,学费暂时不用愁了。同时,校方还承诺每月给予小邓一笔生活补助。“我一定在两个月内把欠下的2175元钱结清。”小邓感激地承诺。
上午12时,入学手续办完,小邓进了自己的宿舍。眼前的一切让她十分兴奋,上床下桌,木质地板,还有空调和热水器,“这是我住过的最好的房间。”小邓清理完行李,洗了热水澡,已是下午2点半,她拿起手机,找学校附近与送快递相关的工作。她说,将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做自己熟悉的兼职,凭借自己的努力边打工边上学。
昨晚,楚天都市报记者将小邓饿着肚子报到的经历,电话告诉她的养父母,养父邓文绪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我们二老没用,苦了娃儿了……”当记者告诉他,现在有人帮助小邓,她在学校生活比较顺利时,老人才止住抽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