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心情感悟 正文

环评机构是替罪羊还是罪魁祸首

心情感悟 4.13k

环评机构是替罪羊还是罪魁祸首

作者:大傻 来自环境影响评价论坛

巡视组通报环保部存在的问题时,重点指出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柴之下则直接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巡视组通报的问题主要是在违法违纪贪腐方面的,至于环境存在的问题,不是巡视组的重点职责,巡视组也不可能查出。而柴之下主要关注的是环境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解决办法,对违法违纪贪腐方面的事难以也不愿介入。

巡视组通报和柴之下两个事件一碰撞,引起了公众对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并且认为存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环评制度及管理机制有缺陷、特别是与环评有关的人员违法违纪造成的。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不管是有意的还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了解,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单等同于环评,或环评机构)和环保部针对巡视组通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如环评机构和审批部门脱钩、下放审批权力,以及巡视组未进驻即已着手的分类管理目录的修订等,则让公众觉得目前存在的有关环境问题,其罪魁祸首是环评,而环评问题,就是环评机构的问题。环评和环评机构的问题一解决,环境质量即可得到改善。

而广大环评人士则痛哭鼻涕,鸣冤不止。认为环境方面的问题不是环评机构造成的,至少,不是罪魁祸首。环评机构上要服从环保主管部门的权威,环评结论更要看审批部门(或其经办人员、或其代言人“专家”)的脸色而下,下要曲服于建设单位的“钱威”,是弱势群体,是替罪羊。

环评机构是替罪羊还是罪魁祸首?

依我看,环评机构既不是替罪羊,更不是罪魁祸首。

说他不是替罪羊,是因为环评机构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花钱买证、挂靠、出租证书、充当掮客,环评报告瞎编滥制、评价不全面、结论不客观等等,使环评报告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不该上不能上的项目上了,客观上对局部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环评机构对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众对环评机构的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但把出现环境问题的责任,推给环评机构,则环评机构确实“难以承受如此之重”,蒙受了巨大的“不白之冤”。

一是巡视组的通报,实际上并未指出环评机构存在多少问题。

仔细分析巡视组通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现象大量存在;二是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三是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四是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后续监管不到位。这四方面的问题是环评机构的问题吗?

而未批先建、擅自变更是建设单位的问题,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是主管部门的问题,与环评机构不相干;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牟利则完全是领导干部的问题;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则是“红顶中介”和主管部门的问题,没有主管部门,也就没有所谓的“红顶中介”;至于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现象,一个买,一个卖,没有卖,就没有买。双方问题各半,而后续监管不到位,则是主管部门的问题了。

四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环评机构占了四分之一个弱,如果你是“红顶中介”,则占了四分之三个弱,如果你的公司是领导干部开办的,那不在此讨论了。

因此,巡视组并未把矛头指向环评机构,而是直接指向审批和监管背后的失职和腐败。

二是未完待续。

上一篇 环评-困惑的浪漫
下一篇 环评改革-拜托,并且加油!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