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公益资讯 正文

环保“蝇贪”九人被查

公益资讯 3.31k

涉案环保官员级别不高但权力不小,吃拿卡要,大小通吃,甚至形成群体性受贿。

官不大,权力却不小。今年上半年,深圳检察机关查处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受贿案9件9人,其中宝安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7人、南山区环境保护与水务局2人。目前,涉案9人正陆续进入审查起诉环节,其中两人已被提起公诉。

手法

采样不达标?执法人员“包换”

这些涉案环保官员级别不高,最高为科级,但权力不小,吃拿卡要,大小通吃,甚至形成群体性受贿

作为一家负责污水处理的运营商,某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袁某要长期和基层环保部门打交道。用他的话说,“必须和他们搞好关系,并希望他们关照一下。”而正是这种“搞好关系”,宝安区环水局7名工作人员均被袁某的“银弹”击中,并在环保批文、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等相关环节为其提供便利或帮助。同样,辖区内多家污水处理运营商、污染企业都要仰仗基层环保部门“高抬贵手”。

比如,2013年11月底,宝安区环水局执法员张某在大检查时采集了某公司的废水水样准备送去检测,该公司负责人即打电话过来,明确说其水质“不达标”,希望张某帮忙“处理”一下采集的水样。张某心领神会,于是将放在执法车上的该公司水质样品瓶内的大部分水样倒掉,并加满矿泉水。后经检测,该公司的水样顺利“达标”。

如果样品已被送进了检测站,他们依然有办法。2012年5月,某公司运营项目的水样被采集送进了检测站,该公司自己化验发现指标超标,于是公司负责人赶紧打电话给宝安区环水局下属环境监测站站长李某,李某直接去样品保管室用自来水稀释样品,确保样品检测“达标”。

还有为他人删改笔录的。2013年中秋节前,宝安区环水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某公司扩大生产时增设的工艺违反了环保规定。检查后的第二天,该公司总经理即找到执法员梁某,希望能在检查笔录中给予关照。执法员梁某答应,并在检查笔录中删除了关键字眼。

手法

“关照”“不关照”,结果大不同

办案检察官介绍,一些涉案人员在自己的权力空间内将“收你钱财给你关照”的潜规则运用得很娴熟。

“关照”与“不关照”,差别很大。一名行贿人多次给宝安区环水局工作人员送上好处费,其坦言:“在现场监测中如果发现公司运营项目有问题,他们会在现场向我提出,我会立刻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如果不是对我关照的话,他们可以按照规定制作笔录,向我公司直接开出罚款单。”

有些污染企业长期存在着这类那类的违规行为,正如一名行贿人供认,“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卡我”。于是“送钱”与“没送钱”、执法人员的“关照”与“不关照”,便成了一道选择题。

比如,某工程公司因违规超时施工被南山区环水局执法员李某多次下令整改,该公司董事长罗某约李某吃饭,李某则暗示要红包。“工地如果不超时施工就赶不上进度,没送钱的时候他经常给我们发整改通知书,影响工程进度;送钱之后,工地就能在晚上超时施工,也没有被开罚单处罚。”罗某说。

而深圳一市民发现住宅区周边弥漫臭味,长达数年投诉附近一处污染工厂。这一投诉有可能导致该工厂停产甚至搬迁。但南山区环水局执法员李某供认,环保人员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他不仅帮助该公司办理了环保批文,并“热情地”到该公司现场指导如何应对群众投诉和环保检查。

手法

节日请客吃饭,还要送钱送礼

办案检察官介绍,这9名被查处的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无一例外都存在过年过节收受辖区内企业红包礼品的情况,“少则价值一两千,多则上万元”。

比如,宝安区环水局执法员梁某供认,仅2013年中秋节前那几天,“某公司老板黄某请我吃饭并送了一个装有3000元的信封、某公司总经理杜某到办公室送给我一个装有5000元的信封、某公司老板梁某请我吃饭并送了一个装有3000元港元的信封、某公司老板邝某请我吃饭并送我2000元、某公司总经理袁某在我家附近送了一个装有3000元的信封……”由于次数偏多加上人员流动等,造成有的细节连办案人员都难以核实。

除了现金,这些涉案人员收受的还有各类手机、烟酒等礼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亚坤 通讯员 汪林丰

上一篇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不差钱”
下一篇 环保部门的贪腐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