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常见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之盐酸泄漏事故案例一
(1)事故介绍
2009年7月31日凌晨2时10分,昌乐县开发区309国道槐树路往北一家名为“星宝印刷厂”的印刷加工企业,因盐酸储存池法兰连接处密封圈破裂,导致10余吨的盐酸泄漏,在当地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事故得到及时处置,幸无人员伤亡。当天凌晨2点左右,这家印刷厂的一处盐酸储罐的法兰盘连接处的密封垫发生破裂,造成10余吨的盐酸泄漏。由于是深夜凌晨,场内没有安排夜间值班人员,当发现泄露的时候,已经是泄露的严重阶段,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场内人员随即拨打报警电话。
事故发生后,弥漫的盐酸气体很快向周围扩散。因为事故发生在凌晨,大气气压较低,盐酸气体很快影响到周围约1平方公里内的居民,如不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2)现场救援及处置过程
2时20分,昌乐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两部水罐消防车和一部照明车,16名消防官兵及时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经询问当事人和缜密侦察后,发现这是一起高纯度盐酸泄漏事故。指挥员代理副中队长薛建龙立即将大队值班员了汇报。同时迅速与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置。
经过与各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单位技术人员分析情况后,指挥员果断下达命令,一是对事故现场实施警戒,严格限制出入。二是协调公安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紧急疏散重度污染区内的居民。三是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为了确保泄漏得到及时处置,经现场临时指挥部研究,决定采用稀释掩护,关阀堵漏、酸碱中和的处理方法,对泄漏盐酸进行处置。
为加快处置进度,消防官兵忍着酸碱中和化学反应的高温和腐蚀的危险,副班长许国梁主动请缨,要求进入危险区进行堵漏。在水枪的安全掩护下,指战员和技术人员成立堵漏小组找到泄露位置,先用橡胶皮固定住泄漏点,防止继续泄露,然后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堵漏小组用从附近找来的纯碱倒入罐体中,对已经泄露的盐酸进行中和,经过近4个小时的奋力抢险,全部反应成了盐和水,事故危机得到消除。
由于处置及时,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据环保部门介绍,事故现场周围空气未受到污染。
(3)事故原因
场内没有安排夜间值班人员,生产安全监管不到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