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65
首页 环境新闻 正文

房县生态创建结硕果

环境新闻 2.61k

日前,十堰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与市环境保护局下发通知,命名2014年度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其中命名房县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60个6,房县2014年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全部获得验收通过、命名。截止2014年年底,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乡镇各有1个、2个、11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村各有1个、15个、89个。近年来,房县结合县情、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独特优势,牢牢把握“‘ 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 ”,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的理念,主动作为,奋力担当,努力打造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地人民群众的绿色“水缸”、“厨房”和“氧吧”,生态创建取得丰硕成果,为打造天蓝、水清、地净的生态房县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创新环保考核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取向的绿色GDP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全县20个乡镇、47个县直单位年终考评目标,建立体现生态创建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出台《房县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房办发〔2014〕29号),把污染物总量的减排目标、县域生态环境目标等环境保护目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了对乡镇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党政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指标都将实行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制适用范围是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否决的内容涉及到有故意直接排放或者偷排污染物、未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等18种情形。形成环保优先、生态为重的发展导向。二是县委、县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调整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了《房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方案》(房办发〔2014〕30号),明确提出用6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创建国家级生态县。2014年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数量全市第一。县委书记柯大成、县长蔡贤忠带领四大家主要领导到县环保局现场办公调研生态创建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7次专题研究生态创模工作,县政府召开全县生态创建工作会议4次,出台了14份有关环保的文件。三是进一步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坚持环境影响评价进入综合决策,进一步强化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对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否决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项目37个。近年来,共办理环保审批手续240个,项目环保总投资达7600万元,新上污染治理设施128台(套), 新上项目“环评”执行率和 “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100%,较好的把住了污染源头关,实现了新上项目增项、增产、不增污的目标。四是健全生态创建资金保障机制。房县财政基础比较薄弱,而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都将生态建设资金放在优先位置,并动员社会和企业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截止目前,城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投入已达3000万元,大木污水处理厂投入330万元。投资150多万元的机动车尾气监测站在12月中旬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0多万元的房县空气自动监测站在12月份安装调试完成,现正在试运行。为生态创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监测站达标验收和企业减排项目的落实,共投入资金960万元。累计用于生态创建资金达3500多万元。

上一篇 细颗粒物浓度下降近六分之一
下一篇 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市场谁来打开?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